見一向稱本身‘少店主’的蘇伯,此時也改稱‘少主’。劉備這才覺悟,蘇伯亦是墨者。
劉備明白了:如此說來,墨門隱宗,誌不在朝堂?
劉備這便答道:乃是從書中看到先人造物,舉一反三,古為今用。
聽聞是八顧之夏馥,恩師大儒皆淚流。不想曾經籍買賣氣的翩翩少年,現在形貌毀瘁,不忍直視。
好久,待夏老起家,劉備這才上前施禮:備見過夏老。
劉備笑道:夏老高士。備自當親來。
夏老亦回禮:少君侯想見老夫,遣人來喚便可。何必親臨。
劉備指天為誓:若統統皆如夏公所說,隱宗弟子皆醉心匠造。不散墨說(墨家學說),不爭世事。不懷叵測,另行不軌。於民無益,敬愛四鄰。劉備自當護爾等全麵。
劉備走進鐵匠鋪,見夏老正在爐前察看火候。肉眼如何判定火焰溫度,此乃良匠不傳之秘。劉備也無需曉得。
這便安車載夏馥前去學壇,與恩師等人密室相認。
夏馥回禮道:老夫隱姓埋名,便是不想被人認出。又豈能怪少君侯。要謝,也是老夫謝少君侯收留之恩。那日與弟不告而彆。恰逢劉氏宗人來南陽招募冶工。我便應募,與眾工匠一起到達樓桑。
年青時墨客意氣,言行質直。同縣高氏、蔡氏皆是富豪,郡人怕他們,到處謹慎奉養。隻要夏馥雖與高、蔡並門而居,卻從不與之來往,因此被兩家豪姓仇視。漢桓帝初年,因直言被保舉,不該征。夏馥雖不與寺人交結,卻因申明大為寺人所害怕,與範滂、張儉等人都被寺人誣諂,朝廷下詔到州郡,作為黨魁收捕。
不想竟來我樓桑。
夏馥又問:少君侯能收留我等否?
劉備這便歎了口氣,笑道:蘇伯瞞我何其苦。
蘇伯又拜:門下皆知少主仁義。然,事關存亡,不成失慎重再三。請少主意諒。
本來如此。
夏老一聲長歎:老夫便是夏馥。
今春司隸大漢,朝廷停止祈雨祭奠大典(名曰:大雩)。
南陽多良工。換句話說,墨門早在南陽暗中鼓起。
夏馥這便肅容拜謝,口稱:少主。
弟夏靜,乘車追隨到涅陽市中。碰了夏馥竟也認不得。聞聲說話聲,方知麵前冶鐵老者是夏馥。便向夏馥膜拜,夏馥避而不受,不與他說話。夏靜便追到舍中,與夏馥同塌而睡。是夜,夏馥悄悄喚醒夏靜:“我因守正道,恨險惡,被寺人誣告。現在隻想苟全性命,弟為何要載著縑帛來找我呢!這是載禍給我啊!”天亮即拜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