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少帝言道:“既如此。尚父當儀同丞相,位上公上。”
少帝循聲瞭望,恰是九卿之衛尉,錢塘侯朱儁:“啟稟陛下。董司徒南陽一戰,當然功高。然論匡扶漢室之功,豈能與薊王媲美乎?臣,孤陋寡聞。隻知太師乃上公之首,卻不知尚父,居於那邊?”
九錫,薊王已得其四:車馬、衣服、虎賁、斧鉞。
董卓挾匡扶漢室之威,並十萬雄師回京。位列三公猶不滿足,竟稱病不朝。放縱麾下秦胡賊兵,四周牴觸,滋肇事端。便是南北二宮外禦道,亦常有具裝甲騎,深夜奔逐。引洛陽百姓,膽戰心驚。
誠如史上,董卓毀滅,曹操迎獻帝東歸,加大將軍,封武平侯。袁紹虎踞河北,為太尉,拜鄴城侯。因大將軍位在太尉上。紹恥班在曹操下,怒曰:“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今乃背恩,挾天子以令我乎!”
足見位次官秩之重。不成儘情妄為。
然若被架上火烤。世人仍冒死拾柴,則“若魚遊釜中,喘氣斯須間耳”。
周製,三公八命,出封時,加一命稱為“上公”。“上公九命為伯。其國度、宮室、車旗、衣服、禮節,皆以九為節”。
“加命得專撻伐於諸侯”。
又過二日。太醫令張奉,受命入司徒府。為董卓診治。待稍有好轉,董卓遂抱恙入朝。得陛下金口禦賜,拜為太師。位上公之首。
何車騎等數十人,聯名上表,奏請董卓進位太師,位列上公之首。引朝野嘩然。
文武百官,交頭接耳,群情紛繁。少帝更是瞠目結舌。不料,竟是何苗上表。
有道是“世人拾柴火焰高”。
楊彪答曰:“稟陛下。老臣竊覺得,尚父乃尊稱也。薊王雖號尚父,然朝中無此職。見禮當依如輔漢大將軍。”言下之意,尚父雖尊,卻非官職。薊王先是開府儀同三司,後儀同大將軍。又加黃鉞,虎賁。單從儀製而言,早已超出大將軍。因獨樹一幟,前所未有。故楊彪言:見禮如輔漢大將軍。輔漢大將軍,乃薊王官秩。尚父,不過是尊稱。並無品秩。
少帝製衡之心,楊彪焉能不知:“若論尚父之秩。許,唯有‘掌丞天子,助理萬機’之丞相,可與之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