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遠遊返來,知行倍增,不成同日而語。特彆接人待物,父老之風。行走南北二宮,理薊王家事。兢兢業業,何嘗有失。若非路遇方士,焉能有本日之芥蒂。
知劉平心傷已愈,左中郎將呂布,再來拜訪。
“並無隴右來函。”代替孕身漸重的馬氏,打理藏書閣的綰兒姐,柔聲答道。
劉備稍故意安。此劉平,恰是族兄無疑。然模糊又感覺,族兄似有未儘之言。再沉思。遊學期間,必然飽受情麵冷暖。至於究竟是何事,族兄既不肯說,劉備亦不便逼問。
“守丞無恙否。”呂布廊前執禮。
薊國邸,後院精舍。
族兄心高氣傲。出身樓桑劉氏旁支,家無餘財,亦無藏書。自幼昂揚,不甘人後。臨睡前,母親書於案上名篇,隻需劉備背熟,來日定會朗讀於族兄劈麵。正因自幼便如此,故劉備才常入後院,一筆一劃,傳授蘇雙,習文寫字。
若隻為調撥薊王家亂,又何必擇族兄動手。憑劉惇之能,何不北上薊國。混跡於販子閭裡,行妖言惑眾。樓桑劉氏宗親,何其多也。
劉備雖百思不解,然卻未雨綢繆。命麾下流繳,清查不懈。又命幕府中丞賈詡,居中調劑,搜尋蛛絲馬跡。三令國邸一乾人等,善加照顧族兄,尋醫問藥,飲食起居。三管齊下,切莫有失。
宮婢自回。
收到請柬,曹節不敢怠慢。傾府中所藏,為安素置備厚禮,赴薊王宴。
豈料臨行前,曹節暗中將養女安素與秦太倉女黛兒姐對調。這才引出了諸多後事。
“左師可有傳書。”劉備忽問。
歎運氣,當真玄奇。
見世人重聚。劉備忽感同身受。與族兄劉平,亦如此這般。同宗交誼,焉能作假。實不該,無端見疑。
如前所說。安素本位列七色婢當中。由前大將軍竇武,為先帝量身定製。豈料七女尚未長成,竇大將軍便已身故族滅。七女後被遼東豪商田韶,重金求得,轉贈劉備。
劉惇此人,既是襄楷門徒。與“三方權勢”,定脫不了乾係。
“夫君可記得,族兄何時離鄉。”長姐又問。
變態則妖。又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化外方士,辦事為人,出人意表。所思所想,異於凡人。其手腕更五花八門。防不堪防。又不成不防。
“安素,拜見王上,拜見七妃。”安素薄施淡妝,置身華室,卻難掩傾國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