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據東阿,轉擊濟陰、山陽、中牟、陽武、京、密十餘縣,連戰連捷,皆拔之。
“呂布恪守濮陽之心,昭然若揭。”曹操笑道。
“喏。”
居高俯瞰,文武分立,人才濟濟。袁術自鳴對勁:“如此,臨時休兵。已備來日。”
“喏。”
畢竟自家外戚。合肥侯亦成人之美。拜袁術為揚州牧,主簿閻象,領淮南尹。長史楊弘為九江太守、彆駕韓胤為廬江太守,帳下橋蕤、張勳、樂就、李豐、梁綱諸校,皆有封賞。皆大歡樂。
合肥侯相胡毋班,位列八廚。卻不知何故,竟不隨合肥侯,同下江東。牧守合肥侯國,數年如一日。守土有功。袁術亦無從撤換。
上表報捷。
與先前劉表並劉繇,截斷長江高低水路,截然分歧。背靠江東,麵陳淮泗諸國。更加大彆山區,“廬江蠻”,亦稱“九江蠻”,多年來,舉族北上。前後不下百萬之眾,遷入薊國安居。江淮之間,鮮有漢蠻爭端。民生安寧,可謂充足。
壽春,車騎將軍府。
“如此,當可轉圜。”荀彧穩住心神,一蹴而就:“速呈明公,不得有誤。”
甄都,甕城大營。
“昨夜書成,本日恐已出征。”信使答曰。
“荊州水軍甚盛,強攻不易。”主簿閻象進言:“廣陵趙昱,素有賢名。且新得二郡,民氣初定,軍心未附。不宜急攻。”
如此,隻需假二漢室宗王,足可保南境無虞。
“呂布率本部,守濮陽。彆部屯濮陽西四五十裡,另有二營分立城南、城東。”程昱將標兵來報,悉數彙總。擺設於濮陽地形圖。
有荀彧率軍守備,甄都萬無一失。
還馳名流許劭,拜阜陵王相。領阜陵、浚遒、曆陽、東城、全椒,五縣。
“呈來。”荀彧遂擱筆。
為示戴德。袁術上表,析橐皋(tuó gāo)、濡須二縣,並割阜陵國浚遒,九江郡之成德,五縣為合肥王國。再析全椒為建陽、全椒二縣,補充阜陵五縣。
袁術此舉,大有深意。今薊王總王權之極。王允雖狐虎之威,易相奪國。亦有棄取。三分天下,分屬江東之地,王允亦鞭長莫及。合肥並阜陵二國,扼守長江水路。有薊王虎踞在北,各方皆不敢等閒介入。群雄豈敢以下犯上,大逆無道乎。
翌日出兵,高傲野澤入濮水,長驅直進。攻打濮陽。
“鹹,衛地,東郡濮陽縣東南有鹹城。”既此。與濮陽,扼北濮水高低,東西兩岸。由呂布麾下健將,曹性、魏越統三千“陸渾戎騎”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