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默契共生:“江淮之間。”
“後將軍請。”左豐奉承一笑。
“見過少令。”董卓魯莽抱拳。
“有勞少令,速速回京。”董卓抱拳相邀。
董卓和顏悅色:“敢問上師,《春秋感精符》知否?”
“天生異相,我豈能知。”董卓又問:“不知那邊水溢。”
“日黑則水淫溢,可有此句。”劉備詰問。太陽黑子與氣象的乾係,劉備並不曉得。然寧肯托其有,不成信其無。萬一言中,少帝決堤注水。南陽盆地,圍三缺一,必成死地。
“夫君且寬解,大河如常,九梢無恙。”上元柔聲欣喜:“再者說來,國中支渠四通,枝津各處。如頭緒縱橫,滋養千裡水田。縱有百年不遇之大水,亦足可安然度過。”
楊彪聞言,不由老淚縱橫。可歎大漢忠良,何其多也。
“儘遣水軍,救萬民於水火。”劉備雖言儘於此,然意猶未儘。
董卓一時心癢難耐,這便低聲下氣,陪儘笑容:“敢問少令,陛下有何良策,可破南陽之敵。”
隻需天時天時並人和。薊王輕車上洛,昭告天下。再續二百年煌煌天漢。三興可待。
得恩師六百熟行書。薊王遂命靈輝殿上,觀天閣女仙,入北宮閣相見。
盧植不置可否:“無王莽篡漢,何來光武複興。”言下之意,薊王非王莽。
“薊王恪守臣節,從未僭越。正因深知薊王本性,故陛下急欲穩坐帝位。如此,方能號令群雄,得以薊王為首,天下宗王北麵稱臣。”楊彪常伴君側,知之甚深:“陛下遠不及元服,何其急也。”
見左豐麵色穩定,董卓這便收攏傲氣:“請堂內一敘。”
“如若不然,又當如何。”恰是安朱紫,有此一問。
劉備歎道:“應劭《民風通》有載:‘蒲月有落梅風,江淮覺得信風。又有霜霪,號為梅雨,沾衣服皆敗黦(yuè發黴)。’日黑水溢,但是因梅雨。”
“夫君明見。”麻姑柔聲答曰。
左豐附耳言道:“陛下已覓得破敵良策。故欲將此功,授於後將軍也。”
無外人在場,盧植終透露心聲。
“日黑則水淫溢,然否。”董卓悄聲問道。
虎牢關,中軍大堂。
“千真萬確。”
“或可一信。”上元乃出西王母座下。法道精純。特彆房中術,不在麻姑之下。薊王食髓知味,寵溺有加。
“太傅若來,薊王自當掃榻以待。”盧植躬身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