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不啻一記好天轟隆。足可奮發民氣。所謂國難當頭,同心勠力。寺人、黨人、外戚、宗室,可貴磨難共處。臨時偃旗息鼓,罷置撕鬥。
“侄娣”,“侄是妻之兄女(請重視),娣是妻之妹,從妻來為妾也。”
“相濡以沫,密切無間。”許師又答。
女豪在心中一聲暗歎,許師全然不似假裝。莫非,薊王當真迴天有術。
薊國構造術,實在是匪夷所思,令人瞠目。
天下名流,諸如王芬者,何其多也。
不忠不義,儘皆殺之。殺之亦不敷惜。
而灌腸之術,卻始見於今漢。
《春秋·公羊傳》:“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
“服從。”許師盈盈拜退。
這日,午後。一隊人馬,頂風冒雪,奔入西傾王庭。恰是許師返回。
要說,還是薊王了得。以鹽池頂級珍珠鹽粒,滴入香薰精油,輔以隴山懸溜水煮沸,冷卻至室溫而成“沐浴鹽水”。再以琉璃巧器灌入,殺菌消毒,暗香殘留,暢達結果極佳。
“若違此誓。”“葬身魚腹。”
身處廟堂,為主儘忠。置身江湖,為友守義。便是我煌煌天漢,時人之平常。
怎叫一個舒爽。
隻因再無道義。唯剩蠅營狗苟,黨同伐異,宦海現形。
特彆羌胡多啖肉食腥。不食蔬果。故多有不暢。薊茶與鹽水,可謂兩大神器。上飲下灌,當真歡愉賽神仙。
大漢不由刀劍弓弩,卻傳承有序。何也。正因心存道義。
及到唐時,醫書所載用於灌腸的藥物,除豬膽汁以外,另有鹽湯、酒、蒼耳汁等。孫思邀用鹽水灌腸,醫治因喝酒過量導致消化不良並伴隨腹脹的病患,其在《備急令媛要方》中書錄“煮鹽湯以竹簡灌‘大孔’”之法。頗似近代心機鹽水灌腸。
另有何話好說,賊寇納頭便拜:“拜見盟主!”恰是山海之盟。
入溫泉王庭,與女豪相見。
許師嫣然一笑:“符合古禮。”
許師竟無動於衷。展顏一笑,傲視生輝:“由表及裡,由淺入深。雲泥之彆。”
洛陽一掃先前頹勢,朝政日新月異。很有些否極泰來的意味。便是路上行人,亦多笑容。
司馬芝攜老母,於魯陽山遇賊。世人皆棄老弱而逃,唯他以身擋刀。山賊紛繁高呼“殺之不義”,放其與老母拜彆。
關中大地已春暖花開。而隴右仍冰天雪地。唯武都略有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