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擇婿的手腕,樂隱可謂神鬼莫敵。雖不能料事於前,卻也先人於前。沮授之能,何必多言。如此乘龍快婿,到那裡找去。

一起馬不斷蹄,終趕在暴雪封路前,安然到達薊國。

想必陛下看了亦會直流口水。

“人豈能壽二千歲。”劉備將信將疑。

大相者言道:“此馬名叫乘黃。天馬入懷,乃是大吉之兆。”

薊國官吏相互攀親,亦是劉備所樂見。

國中珍寶,悉數送來。寶馬成群,珠成全山。各種希世珍寶,閃瞎人眼。便是陪嫁的胡女便已成千上萬。牛羊各處,篷車如雲。底子就是一座行走的金山。西域都護府兩位府丞如何能不謹慎加謹慎。令徐榮、程普二位老將,領麾下精騎沿途護送。更是廣佈標兵,凡是有風吹草動,便立即紮下營盤,恪守待援。

此計一出,朝廷表裡對陛下交口獎飾。恰逢國難當頭,君臣一心,同仇敵愾。黃巾賊子,焉能不滅!

此次和親,乃是陛下之意。薊國高低,畢恭畢敬,不敢有涓滴粗心。

陛下金口玉言,賜婚薊王劉備,和親西域五十五國的動靜,早已人儘皆知。薊國時下兩大熱點談資有其一。另一個天然是薊王連得貴子。

甄逸豈能不鞠躬儘瘁。

果不出不測,七位蜜斯姐皆誕下麟兒。劉備連得七子,一時舉國同慶,皆大歡樂。

俗話說“小富靠勤,大富靠命”,“命裡偶然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我命由我不由天……”

長安城內,宮室精彩,暖和如春。五十五國公主日習漢家禮節,專注而用心。趁機驗明正身,更是重中之重。謹防魚目混珠是其一。如有濫竽充數,巢傾卵破者,難道壞了薊王一世英名。

西域乃城邦。民風大同小異,漢化程度整齊不齊。然時下四夷皆以漢化為榮,西域亦無例外。平常交換絕無題目。至於漢家禮節,自有宮中女官悉心傳授。待和親典禮時,定能舉止得體。

薊國如此悉心安排。令各國上至公主下到使節,皆交口獎飾,極其對勁。

何為百業昌隆?一言蔽之:“農不易畝,市不回肆”。若百姓皆苟延殘喘,暗澹運營。又何來昌隆。

長安長便是甄逸。宗子病癒,嫡妻安產。甄逸感激不儘。這便前去四方館,登三層樓,被二位國相授予三百石長安長一職。恰巴結接西域使團,增築長安。正如薊國長公主湯沐邑稱“令”近似,劃歸為西域五十五國公主湯沐邑的長安城,一城之長,亦擢升為長安令。由上蔡令遷為長安令,同食一千石高俸,且保全一家性命。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