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左、中、右三丞,權柄亦隨之建立。

薊國先有三食俸。又見雙爵田。編戶齊民,戶戶一頃。二十等爵之一等公士,則為一頃半。比編戶齊民,多出半頃。領歲俸五十石。可在外洋荒洲,新辟三熟美田一頃半。表裡相加,足比齊民多出一頃。

少帝累日來,朝政纏身,難有閒暇。

遂擢荀攸為右丞,李儒為左丞。

盧司空乃薊王恩師,少帝豈肯輕動。袁司徒剛曆手足之痛,亦需體恤。三公當中,唯有曹太尉,一無是處。罷了便罷了。

“主公明見。”群臣佩服。

輔漢大將軍返國。三公缺席。唯剩太傅並九卿,伴駕擺佈。少帝展轉反側,夜不能寐。不及天明,便召太傅入宮,商討三公之選。

“千真萬確。”史夫人靈巧作答:“司空掌水土事。一問便知。”

“市舶寺既掌‘寄艙券’,當由水衡都尉掌‘寄田劵’。”左相崔鈞起家奏報。

“諸君,覺得如何?”薊王居高低問。

北都,都北也。

“水衡都尉附屬輔漢幕府。宜當由幕府主理。交由水衡都尉分理。”劉備言道:“詳細事件,可由麾下‘象林農官’掌理。”

“俗謂‘事急從權’。今南陽久懸不下。洛陽民氣浮動。若不加安撫,恐生大亂。”史夫人諫言道:“後將軍曾滅黃巾,很有功勞。出身西涼,朝中伶仃無援。若能重用,可為陛下鷹犬。拱衛京師穩定。”

盧司空抱恙請辭。袁司徒一病不起。自仲春,有星孛於紫宮。曹太尉便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勉強撐過三月。

世人麵麵相覷。莫非黨魁當真…言有所指。然遍思朝野高低,無人有此赫赫權勢。

“臣等,附議。”百官同聲。

無有貳言。

“阿母言之有理。然,後將軍資格尚淺。驟登高位,恐遭人非議。言朕,任人唯親。”見史夫人還欲強諫,少帝麵上不悅,一閃而逝:“阿母之意,朕已儘知。假以光陰,必令後將軍如願便是。”

便在梳洗換衣時,史夫人從旁進言道:“太尉掌武事,司徒掌民事,司空掌監察。三公位高,非陛下親信不成任之。”

“哦?”少帝一愣:“果然如此!”

千二百萬薊人,由幕府並封國,計十二萬精兵拱衛,可謂固若金湯。

曹嵩自知宦途結束,上表乞骸骨。少帝亦勉強應允。因而曹嵩大宴來賓,散儘家財。僅攜家小歸鄉。永訣洛陽。

“奴婢,服從。”史夫人正欲知難而退,忽又想起一事:“回稟陛下,門下弟子言,京中望氣者亂語,徐豫七國,恐有大水。”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