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好。”袁術環顧帳中諸將:“待事成,皆有封賞。”

“袁術此人,國相觀之,覺得如何?”陳王寵不答反問。

“滅劉繇乃其一,攻陶謙乃其二。”袁術目中,野火燎原:“夫,立於世,豈仰人鼻息。”

“大將軍有令。”袁術開門見山:“欲遣一支奇兵渡江,謀刺陳王寵。”

除此以外,亂世與末日,亦不成苟同。

牛渚大營。

“然也。”袁術答曰。

“願聽將令!”諸校奮發。

陳王宮。

袁術升帳點將。

“可願與我同業。”

“卑賤,親往。”不料竟是袁術。

潛入館舍。暗中投帖,於國相駱俊相見。

張闓雖受封建昌侯。仍將本部兵馬,營中待命。畢竟國事為重。

國相駱俊,考慮言道:“閻象乃袁術親信。此來,必有要事。”

“正因漢室宗親,故才以傳國玉璽相饋。”袁術早有萬全之策:“私受神器,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死又何惜?”言下之意,因私納傳國玉璽而亡,亦是天罰使然。非二袁等,人臣之罪。

曹操倒是,說到做到。便是與袁術,最大分歧。

“也好。”袁紹不疑有他。

“陳王寵,畢竟漢室宗親。”袁紹仍有所慮。

“何報酬策應。”袁紹又問。

“喏。”駱俊含笑領命。

淮泗諸王,皆以陳王寵為首。陳國若亡,諸國皆亂。再難勠力同心。恰逢呂布、曹操,兗州鏖戰。甄都伶仃,王太師故意有力。

“荀子曰:‘聽其言,則辭辯而無統,用其身,則多詐而無功;上不敷以順明王,下不敷以和齊百姓;但是口舌之均,噡唯則節,足覺得奇偉、偃卻之屬;夫是之謂奸人之雄(注②)。’”駱俊一針見血:“徒逞口舌之便,而才力不敷。”

“何人可為刺客。”袁紹再無所慮。

袁術命令,寬進嚴出。凡營中將校,日出而練,日入而息。無令不得擅離。稍後,故伎重施。遣主簿閻象,冒充船商。率船隊渡海,經下邳國淮浦縣入淮。再經潁口轉入潁水,上逆狼湯渠,泊於陳縣。

至於如何行事,絕非袁紹帳中所言。

張闓不敢怠慢,披甲劃一,入大營相見。

“回稟王上,乃為漢室鼎祚,天下社稷而來。”閻象語出驚人。

“若無我親身策應,張闓必不受命也。”袁術知此人甚深。

話已至此,多說無益。紀靈抱拳請命:“卑賤,願為明公拔此城。”

建昌乃江東大縣。豈能為張闓竊據。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