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徐、荊、揚四州,有三州長吏,乃出漢室宗親。若能得其互助,如少帝所言,四周合圍。關東群雄,如何能擋。
“服從。”阿娟秀婭又想起了與亞馬遜女王的商定。
時勢緊急,毋需多言。略不留意,身故族滅。
深看英妮娜一眼,魯琪拉又道:“若以此處論,天下赤子節女,自當齊投薊王門下。如若不然,便不敷以稱之。”
親信中大夫,乃出董氏一門。與太皇同車上洛,十餘載風雨相伴,天然靠近。見董太皇惡夢纏身,恐積鬱成疾。這便伏地進言道:“太皇明知斷難苟全,宜早下定奪。遲恐生變。”
“出宮探母,多日未歸。”中大夫答曰。
“傳聞,少年時,薊王與老友,同遊安平。路遇牽招賣馬,一金知民氣。遂成嘉話。”阿娟秀婭言道:“時人皆知,薊王少時便有識人之明。”
“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阿娟秀婭亦不逞多讓:“‘王之道,和為貴’。漢廷興皋牢和親,乃四百年戍邊國策。薊王漢室宗親,有高祖之風。和親之策,所向披靡。正如先前所言,隻需和親皇後,薊王當可安身羅馬邊牆(邊疆)。然若再和親沿途諸國公主,薊王可保冗長行軍線,安然無虞。乃至攜大漢天威,許以絲路巨利,組建『征西聯盟』。各國心甘甘心,出錢著力出糧出兵,助薊王西征。”
英妮娜,眸生異彩,笑而不語。
少帝欣然點頭:“薊國樓船,堅船利炮,鐵壁鏵嘴。想必,當一戰而勝之。”若薊王南下,少帝自可放心朝政。待穩坐江山,再四周合圍,剿除關東群賊。
羅馬國書,由大鴻臚麵呈少帝,無需經尚書檯。
百官自行出宮不提。
南宮雲台。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魯琪拉慨歎:“如同絲路沿線,皆投奔大漢。”
故整日提心吊膽,坐臥難安。乃至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整日惡夢不竭。
“慎言。”董太皇嗬叱。
“謝太皇。”中大夫再拜起家。
“聞薊王萬裡敕令。調回戲、李二謀主。今大秦帝後,聞訊北上。必與此相乾。”董卓卻有見地。
盧司空答曰:“傳聞,薊王或親赴南越平亂。”
“何故見得?”魯琪拉久居漢土,耳濡目染,漢風通俗。
少帝欣然散朝,返回後殿。
“臣,恭喜陛下。”司隸校尉董卓,先聲奪人。
“皇後明見。”英妮娜輕聲一笑。
“已入臨淄。”太尉曹嵩起家答曰:“此時,或已與青州刺史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