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薊王後宮,有白髮禦姬。且諸夏多以白化為珍。故二白頭女,將將販至女市。便被頓遜五王,令媛購入。獻禮於薊王座前。白化珍禽異獸,本就物稀為貴。白化美人,可貴一見,倍加貴重。

聞舉族皆白化,令薊王興趣大增。

稻子生吞好吃嗎?

遙見燈火透明,遠聞四溢飯香。便有原住部民,口舌生津,泛舟來尋。

於枝津汊口,築魚梁堤,下建閘門絕水。四周合圍,截流斷水,再遭烈陽暴曬。不出半月,泥沼遂成鐵板一塊。滅儘毒蟲,散儘瘴氣。再興稻作馴田,不出數載,天時儘顯,皆為三熟美田。

薊王南征林邑時,未有興象林苑之念。

獻二“白頭雪女”。

再得數萬戶民,蘭滄苑,當可無憂。

象苑有五。一千頭具裝戰象,皆於五苑中馴養。清鋼琉璃甲,已燒造畢。戰象來往奔逐,不覺有異。

嗬嗬……

自金甌港,逆入蘭滄水。薊王乘雛鴉號,巡查蘭滄苑。

薊王到達時,曬田、焚田,皆畢。然聽津邑長,備說詳情。薊王仍能感同身受。話說,諸夏先人,刀耕火耨,自有事理。撤除肥饒地步,焚儘毒蟲亦是首要啟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薊王過程過半。至於平天下,有生之年,當可預感。

薊王又聞,有些泥地,乃至曬田後,無需另取薪柴乾草,便可直接撲滅。類比石炭,良匠稱之為“泥炭”。為澤草曆代堆積而成,故又稱“草炭”。乃天然肥料。

此地,亦有化外野民聚居。都尉府占人屬吏,已先行安撫。近似部落,多出同種。素忌外人。冒然招惹,恐激蠻亂。故先闊彆。待港津築畢,構造楯牆三麵立起。將作寺工舡,源源不竭運來良工、物料、構造器。月起千樓。可容千戶的“津邑”,足月築畢。

來搶如何辦?

連曬數日,毒蟲皆成乾屍。蚊蠅始滋長。此時仍不急耕犁。取薪柴乾草鋪地,燃燒焚田。待薪儘火滅,再下地機耕不遲。此時,泥土板結,積滿草木灰。亦便於人畜旋耕機等,行走耕犁。

現在看來,比起林邑王國庫,百億財賄。象林苑之利大。何止百倍。

“白頭者,直扶南西,人皆素首,膚理如脂。居山穴,四周峭絕,人莫得至。”

人皆向好,民皆向善。倭人因米團而順服。占人亦不例外。

柔金、巨木、泥炭、珍禽、異獸、魚獲、海鮮……再加三熟美田。單憑象林苑,薊王家再無缺衣少食之困。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