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恨封諝,落井下石。你我二人貴為中常侍,卻隻得四百石小吏。此等熱誠,必百倍償還。”登車時,趙忠憤而謾罵。

趙忠亦覺悟:“莫非,董太皇欲使我等為其耳目,監督少帝!”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張讓沉聲作答。

趙忠、張讓,言之鑿鑿,並未欺瞞。

“隻恨不與我等一心。”趙忠恨意叢生。

函園陽港,薊國明輪船隊,販來本季新穀。九阪客堡,隴右商隊,轉運隴上小麥。更兼園中名產,會聚東西。“舳艫相接,帆竿如林”,“車水馬龍,日得空晷”。

“董太皇此舉,或大有深意。”並坐暖和車廂,張讓吐儘胸中寒意:“黃門,玉堂二署,非同平常。黃門之署,職任靠近,百物在焉,以供天子。玉堂之署,乃待詔(注①)之處,且南宮玉堂殿,亦是少帝起居問政之所。二署,皆可靠近少帝。”

“曹節、程璜、郭勝、封諝、畢嵐、宋典,及你我。”趙忠答曰。

玉堂署,宮署名。位於南宮玉堂殿。屬少府,其主官稱“玉堂署長”,掌玉堂署諸事。《後漢書·百官誌》:“黃門署長、畫室署長、玉堂署長各一人。丙署長七人。皆四百石。本注曰:宦者。各主中宮彆處。”

此,亦是亂世將至,物價飛漲之端倪。一言蔽之。與性命攸關的統統,皆會扶搖直上九萬裡。令平凡人等,遙不成及。便是淺顯權貴,亦高不成攀。

“好。”趙忠告聽計從。屢遭大難,共赴存亡。二人乾係之深,何必多言。

終歸是,家、國、天下。

終歸是“近水樓台先得月,朝陽花木易為春”。園內百姓,衣食無憂。凡遷入園中,皆可獲薊百姓籍。坐享薊人統統便當。即便園外冇有良田,單憑家傳技術,一身本領,亦或是應募工匠市卒,詞訟小吏,乃至巧舌善辯,為人奸商,助人幫閒,足可飽食安居。

入堂與二人相見。遂將太皇董太後之言,照實相告。

而黃門署長,猶在黃門令左豐之下。趙忠、張讓乃中常侍,秩比二千石。永樂董太皇卻授此稗官,極儘熱誠之能事。

當不至於。

一起捲風揚雪,吼怒而去。

趙忠亦奸笑:“如此看來,二宮太皇之盟,並非牢不成破。”

“然也。”張讓肉疼一笑。

封諝車駕出宮,重回西郭平樂館。

今“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數十裡”。又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若與大國毗鄰,便是小國亦可善加操縱。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