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滿載而歸】[第1頁/共5頁]

賓主相敘正歡,卻被一封四百裡加急公文打斷。

馬悍令一小舟劃到岸邊,扣問何事。未幾時,小舟劃回,兵士呈上一物。馬悍接過一看,竟是一支鐵箭,並且貌似是本身所利用的純鐵重箭。不過,箭鏃很鈍,彷彿曾經撞擊在甚麼硬物上。

~~~~~~~~~~~~~~~~~~~~~~~~~~~~~~~~~~~~~~

七月二十二,五千俘虜,千餘抱犢寨眾及袁紹援助的大量物質,儘數裝上從甄氏租借的二十艘大船,在三艘檻舸引領下,駛出滋水,進入滹沱河,駛向渤海灣。

不過,在去東萊之前,馬悍還是先下船,攜太史慈一道,前去都昌,拜見孔融、王修,感激這二位前段時候對本身移民事情的大力支撐。不管二人的解纜點是甚麼,確確實在在移民遼西方麵出了大力,在這項事情告一段落以後,登門拜謝是必須的。

孔融身為聖賢以後。豈不知“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當即表示,願向白狼城供應人力物力。並以相對昂貴的代價,出售穀粟。太史慈一旁看了,心下佩服不已,城守看似年紀悄悄。締盟買賣卻極純熟。短短數月,從北海到常山,已從甄氏、袁氏、孔北海等三方權勢處獲得大量援助。並訂立軍事幫手、商貿來往,為偏於一隅的白狼城,引進了多條援助與生長線路。有此主公,白狼城雖小,遼西雖偏僻,卻大有可為。這一刻,太史慈纔算是真正放心當這個白狼營騎司馬。

馬悍奉上一份禮品,請孔融轉交王修,以表謝意。當然,孔融的一份也少不了。

貧乏練習,更貧乏實戰,如許的軍隊如何能比得了公孫瓚的百戰精兵?

公孫瓚四下網羅,也隻稀有千人,自發不敵,便想棄城逃脫。冇想到劉虞的兵士不擅於作戰――劉虞與公孫瓚是兩個極度,公孫瓚以戰役起家,是殺胡狂人;而劉虞是典範的親胡派,反對外戰,講究以和為貴。這一點,從他兒子的名字便可看出來――劉和。

馬悍轉念一想,明白了,轉頭對夏侯蘭等人哈哈一笑:“看來,這是或人對我預定的應戰啊!也好,但願有朝一日,我們來一場真正的對決!”

這倒不是公孫瓚用心誣告,袁紹確切曾寫過手劄給劉虞,要求劉虞代替獻帝,即位稱帝,以擺脫董卓等西涼軍閥節製下的中心王朝。隻不過,劉虞回絕了。這事放在任何一個朝代,凡是有如許的苗頭,不管你如何想,隻要確有其事,有殺錯冇放過。隻不過在三國亂世,有這野望的軍閥諸侯不知有多少,隻是冇氣力的都被“正法”了,而有氣力的則活得好好的,並且一步步將野望變成實際。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