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趙雲率八百狼騎,恰是完成連環戰術最後一環,也是最關頭的一環。白狼城的這場首戰,終究是以擊潰敵軍遺憾結束,還是以全殲敵軍標緻掃尾,就在此一舉。
隻不過,在趙雲眼裡看來,這感化實在有限。因為他帶領的這支狼騎,不是淺顯的馬隊,而是此前從未有過的、馬隊中的至強――重馬隊!
遼西冇有礦場,白狼城的鐵料,一部分來自遼東軍需,一部分則是與中原貿易,比如與中山甄氏、北海孔融的貿易來往。邇來又多了個東海糜氏,隻可惜間隔太遠,來回一趟就要好幾個月,臨時還看不出結果。
~~~~~~~~~~~~~~~~~~~~~~~~~~~~~~~~~~~~~~~~~~~~~~~~~~~~~~~~~~~
斷後的聯軍,身後就是白狼水,擺佈是倍數於己、氣勢如虹的白狼軍。背水一戰,凡是有兩種環境:或是破釜沉舟,哀兵決勝;或是不戰自潰,蹈江覆亡。決定是哪一種環境的第一要素,是士氣!而眼下聯軍最貧乏的東西,就是士氣。當代疆場上,冇有士氣的軍隊,就是送菜。這八百聯軍,說得好聽是斷後,實則就是炮灰,炮灰能有甚麼抵當決計與意誌?
早前公孫模、答頭、王劃一人,還諷刺馬悍麾下無人,即不於馬首山道設伏兵阻擊,又不敢半渡而擊,現在統統的統統都呈現了。隻不過,挨次反了過來,先半渡而擊,再於馬首山道阻擊。
……
一百五十步,是三石滑輪弓的最大射程,這個射程破不了甲,傷不了人,但用來放火,卻剛好合適。
趙雲破敵寨就下落在這二百狼牙飛騎身上。
遼東、烏丸聯軍陷身火海,上天無路,上天無門,全軍崩潰,於火海中狼奔豕突,自相踩踏,擁堵墜城。終究跳城逃生者,不敷五百……柳城烏丸多數尉王同,也葬身火海。
趙雲見地過這三百人馬具裝的重騎衝陣的能力,在練習簡報上,他隻要一個評價:此誠為天下雄騎,疆場至霸至強。
比這更糟的是,他們已在過後得知。與他們廝殺了大半個早晨的仇敵,竟然是幽州軍!
當白狼營火光沖天,照亮周遭十數裡之時,馬首山道南穀口旁的一座不大的營盤,也騰起熊熊大火。一南一北,相映成輝。
重馬隊,隻要當馬鐙與高橋馬鞍呈現以後,纔有能夠登上汗青舞台。而在三國期間,連重甲步兵都很稀缺,重馬隊就更不成能了。至於曹操那支還未呈現的豺狼騎,史載是一支可快速追敵數百裡的馬隊,矯捷性極強,戰役力當然不錯,隻是與西方那種“足以將城牆撞出一個大洞”的重騎,彷彿完整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