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救 北 海】[第1頁/共4頁]

鷹奴接過,放入細圓木管,在鷹腿上綁好。然後輕撫鷹首,手臂一振。雄鷹展翅,衝上雲霄,繞城一匝,振翅遠去。9

太史慈正想說話,馬悍卻介麵道:“渡海艱钜,隻得百餘卒。”

孔融怔怔望著太史慈,半晌起家上前,執太史慈之手,歎道:“子義真吾少友也!”

馬悍打量這位文聖的二十世孫:年約四旬,長冠巍峨,麵龐清俊。三綹美髯修剪得非常整齊,身著一襲蜀錦寬袍大袖,保養得極好的細赤手掌,握著一柄麈尾(拂塵)。每說上一會話,便輕拂麈尾,儀態安閒淡定。儒雅非常。

萬石糧,嗯,馬悍曉得北海一貫富庶,拿出萬石糧及兵甲百件實在不會有大題目。孔融不給,實在多數還是因青州黃巾為禍太烈,其勢如虎,若喂之予飽食,即是養虎為患。到頭來,遭殃的還是自個。從這一點來看,孔融還是明白人。

太史慈忍不住道:“使君,都昌兵力如何?甲具如何?可有騎卒?”

馬悍不引為意,你不能要求每小我都尊敬你,你所能做的,就是做讓人尊敬的事。當下輕咳幾聲。將話頭接過:“未知圍城之黃巾賊有何所求?”

馬悍與太史慈分坐擺佈,也依樣行禮。

“啊呀呀!融何德何能,竟能得兩位不遠千裡,渡海襄助,請受融一拜。”

孔融冷哼一聲:“賊首膽小妄為,竟要脅融供應穀米萬石,加兵甲百件,不然破城以後,劫奪一空。融身為北海相,牧守一方,如何能喂狼飽食,縱之四下劫奪,苛虐黎庶,為害一方?”

孔融撚鬚而笑:“子義勇烈,某知之矣,然賊人萬餘眾,非匹夫之勇可恃也。子義可曾率兵前來?”

“遼東騎都尉、領遼西白狼城守馬悍、遼西白狼營騎司馬太史慈,拜見北海相孔使君。”

孔融淡淡掃他一眼,道:“有郡兵千五,義民過千,甲具精美,騎卒多少。”

馬悍與太史慈麵麵相覷,一時難以瞭解,甲器精美,兵力不弱的孔融,為何竟不敢出城一戰。這實在是有原因的,孔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早在初平二年(190年),孔融剛任北海相不久,意氣風發,一心想乾一番大奇蹟。他在北海調集士民,聚兵講武,下發檄文,又親寫書劄,與各州郡互通聲氣,共同運營,搞得動靜挺大。

太史慈答道:“昔日使君傾意顧問家母,家母感戴使君恩遇,方纔遣慈來互助使君之急。此乃慈應有可取之處,此來必能無益於使君。現在世人說不成突圍,若慈也言不成,如此豈是使君以是愛顧之交誼與家母以是遣慈之本意呢?情勢已急,望使君務必承諾。”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