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得有失】[第1頁/共4頁]

這個挑選。彷彿不難。

“回仆人,除了從掖國調了三百保護北上以外,並無缺員。”

王修最後挑出一指:“上策則是與東萊太史慈結合,裡應外和,必可破袁軍於都昌城下。”

早前,公孫度取東萊時,隻拿下十一縣,還差最後一縣“黔陬”,因實在過分偏僻,戰線太長,很輕易被北海截斷後路,故而並未拿下。不過,等太史慈取東萊以後,與北海友愛,孔融已將此最後一城移交東萊。東萊全境,已歸入遼東權勢。

王修先伸出一指:“下策為詐降……”

這地當然不是真割――誰都冇有權力竄改大漢郡國鴻溝,而隻是由東萊“領受”罷了。將富庶的五縣割讓,普通環境下,孔融必定不乾,以是,太史慈與呂岱、柳毅等人商討後,決定把這一條做為援助的先決前提。當然,名義上是很正大光亮的――為裁軍應敵、快速出兵,共拒袁氏。

王修眉頭深鎖,拱手道:“使君,修稀有言,冒昧以進,望恕罪。”

~~~~~~~~~~~~~~~~~~~~~~~~~~~~~~~~~~~~~~~~~~~~~~~~~~~~~~

城外殺聲震天,箭矢如雨,每時每刻,兩邊都稀有十條性命消逝,城內國相府。麵對問出一樣的話的王修,孔融持麈尾的苗條五指還是穩定,語氣淡定:“袁顯思號稱二萬兵馬,實在不過七八千之數,倍之於我軍罷了,兵法有雲‘倍則分之。五則攻之,十則圍之’。今袁軍以倍圍我,吾料其必難速下,隻需死守拖至其兵乏糧匱,自會退兵。與蟻賊無異。”

王修再伸一指:“中策為我軍獨力支撐,戮力同心,與袁軍相峙,終究將敵熬退。”

三國期間,攻城的手腕並未幾,很多後代的大型攻城器具都冇呈現。雲梯算是這期間比較高精尖的攻城器具了,但精美的雲梯製造不易,摧毀卻不難。一輛費時費財吃力打造出的雲梯,內藏數十精兵,常攀到半途,剛建議打擊,就被火油、拍杆、懸車、滾木擂石等守城器具催毀。如此攻城,本錢太高。

管統微怔,三百保護,以太史慈的勇武,這保護人數有點多啊。不過,想想自遼西發作兵變以後,遼東也有幾分暗潮湧動,多帶幾個保護也是應有之意,便未窮究,揮手令仆人下去。

“是,依小的想,這大抵是為了加強戒備,或許是兵力不敷,故而利用水軍……”

是以,一種比較“便宜”的攻城體例――蟻附攻城,便是這期間最常用的手腕。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