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想當中,料想當中。”司馬聰笑著道,托手錶示燕王喝下熱茶,方纔持續說道:“前代亦有新君繼位誅殺老臣之例,隻是陛下此事卻有操之過急,但憑陛動手腕,此事風波安能度過。目下燕王該當思慮的,恰是聰獻陛下錦囊之事。”

燕王沉思:“先生甚明朕心,北方權勢不成忽視。嵐朝雖兵強馬壯,但因內鬨,亦大傷元氣,若此事遭遇結合兵伐,唯恐有些難敵四手。先生如有良策,無妨直言?”

司馬聰微微一笑:“齊王與陛下雖隻要三歲年距,但心智卻相差甚遠,若留其在旁參政議策,隻怕會亂了陛下的深謀遠慮。聰先前夕觀星象,帝宮星敞亮閃爍百年不遇,可算來卻非庇佑陛下,想必便是齊王的射中星象了。”

劍眉輕蹙,燕王當真想了想亦是點頭:“的確。先前朕幾次做法隆弟皆有不解,甚頂撞禁止,實在令朕煩心不已。”

燕王垂首點頭:“先生教誨得是。朕該當遵守。”

燕王麵色俱沉。他自幼通讀經籍史文,天然也曉得楚漢之爭事。當年範增曾進言項羽亦稱劉邦有帝王之相,項羽自大不予理睬,方纔變成大禍失了天下。因此後代君王對此深有機遇,萬不敢粗心不信。

“此事陛下不必妄下定奪,且先靜觀其變,待諸事畢露後,再決意行事。”司馬聰道。

司馬聰見燕王杯中茶空了,便沏入了新茶....

燕王驚:“此言當真?”

時隔兩月未見司馬聰,他還是神容穩定,清幽自雅,穿戴樸實無華的灰布衫子端坐幾案前,眉宇安閒真揮筆謄寫著甚麼。瞧見燕王步入閣內,他笑迎上前,拂擺跪地恭敬施禮:“草民司馬聰叩見陛下。”

燕王怔,立即將其扶身而起:“先生勞累,不必向孤行此大禮。”

“為君效命乃是臣理以是當之事。不過內政須操心措置,朝外危急四伏亦要謹慎警戒。現在嵐朝諸事並起,想必北方諸國亦是蠢蠢欲動,倘若諸侯結合使合縱連橫之計,嵐朝可有兵力以予抵抗?”司馬聰正聲道。

春日逢雨,姑蘇城隱於昏黃煙雨間很有一番詩情畫意,好像羞怯女子拂紗半遮麵。

燕王歎了口氣,端起熱茶,久久未抿上一口:“不瞞先生,其間朕另有二事煩心,一則皇宮雖已占有,民氣尚未光複,不久之前朕稱命令誅斬亂臣,連累過巨。隻恐朝政失衡,軍心不穩。二則嘛...”燕王抬眼看著司馬聰,歎了口氣道:“便是先生錦囊之事。”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