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4)楚漢對峙[第3頁/共7頁]

王廉想了半天,俄然說道:“都尉,項籍提兵十萬,日夜攻打滎陽。張耳這廝,早就顧忌大將軍部眾,現在讓我等前去救援漢王,隻如果明眼之人,都看得出是借刀殺人之計,都尉為何還要接下這軍令?”

韓信聽罷,心下雖有怨氣,卻也不能發作。張耳成為趙王以後,韓信就交出了趙地軍隊的虎符。張耳是諸侯王,韓信固然是漢軍的大將軍,但是統帥的軍隊多數是本來趙國的降軍。這一部分趙軍悉數被張耳所收聚,韓信為其練兵,天然遭到了張耳的節製。韓信先前表奏張耳為趙王,一來為了安寧趙地民氣,二來也是因為看中漢王與張耳密切的乾係,讓其成為趙國之主,從而消弭漢王對本身的猜忌。但是安知,張耳卻動瞭解除異己的動機。

嬴櫟是韓信的左膀右臂,是軍中最為勇猛善戰的大將。張耳此舉,無疑是要斬斷韓信的臂膀,減弱韓信在軍中的權勢。

項王左思右想,深深自責之下,調派一隊兵士,返回居鄛,將亞父之墓補葺一番,以示哀奠。

少頃,嬴櫟說道:“叔冽,本尉已有應對之策。我不會讓兵士們白白送命。”

鐘離昧等人受了項王封賞,天然是奮力而戰,日夜不休。

韓信轉念一想,與其在此處與張耳爭論,不如去找嬴櫟再作籌議。韓信出了大營,立即策馬前去校場。

使者聽陳平自顧自說了一通,問道:“和約之事。鄙人倒也不知。隻是邇來,亞父多入疆場,與鐘將軍一道批示戰事。”

身為臣子不能幫忙君王改良過世,反而被小人所害,要交出兵符,落得一個告老懷鄉的悲慘了局。

那邊嬴櫟回到校場以後,立即讓王廉點起軍馬,清算武備。王廉問之,竟然是要飛廉軍奔馳滎陽救援漢王。

項王看著亞父,不知為何,倒是欲言又止。

韓通道:“好,本將固然不能集結兵馬,但是為你備行還是能夠做到的。”當下,韓信征集了營中幾近是最好的戰馬交托給嬴櫟,說道:“都尉此行,困難重重。楚軍兵鋒鋒利,但願這些良馬能夠給都尉帶來一臂之力。”

陳平續道:“楚營當中,有能夠為我軍所亂之處。便是那些忠良樸重的大臣,範增、鐘離昧、龍且、周殷數人罷了。大王如果能夠拿出黃金萬斤,讓臣下在楚營當中實施反間之計,誹謗楚國君臣,使他們相互離心猜忌。項籍此人,生性多疑,極易受讒。一旦勝利,楚營內部必定大起內鬨而自相殘殺。屆時,大王可乘亂帶兵而擊,楚軍必定被擊破。”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