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通道:“三郡受匈奴馬隊擾亂已久,漢王對三秦,河南用兵,得空北顧。蒙恬帶領秦軍三十萬北擊匈奴光複河南地,設立九原,雲中二郡。秦國滅亡後,匈奴單於帶兵南下,複占二郡。一旦匈奴整備軍馬,從河南地出兵,衝破上郡,日夜兼程,不過百日便會兵臨新城。劍懸於上,怎能安穩!”
韓信跟在孺子身後,見這府邸頗具範圍,絕非平常大宅。
張良道:“臣下已有對策。”
張良道:“王上還請入宮,晨氣涼薄。”
張良道:“王上,嬴櫟此番迴歸關中,恰是為匈奴入侵之事而來。匈奴有滅我中原之心,嬴櫟北上,將極力反對匈奴,為大王免除後顧之憂。”
回到櫟陽,韓信搶先入宮謁見漢王。漢王問起軍中諸事,韓信稱已儘數安排安妥。本日日暮,一旦曹參入營,便可儘數領受雄師。
韓通道:“智囊良策。臣下並無貳言。”
漢王撫須曰:“未有,尚行思慮也。”
韓通道:“不知鹹陽君可在?”
漢王對韓信嘉勉一番,提及嬴櫟。遂道:“大將軍當年在函穀關......但是用心放走了嬴櫟?”
漢王不解張良之意。他本來想聽張良遊說嬴櫟當兵之策,不想卻談到了匈奴邊患。固然漢王也是留意到了邊疆的禍事,但是之前苦於對付章邯與河南之戰,得空顧及。
張良看了一眼蕭何,說道:“大王可知嬴櫟返回關中了?”
張良道:“韓將軍統帥全軍,安定關中。於此可有良策應對?”
三人來到嬴櫟的故居,韓信站在門外,朗聲道:“淮陰韓信,拜見鹹陽君。”
無薑道:“小女子無薑,見過三位。韓將軍之名,曾聽櫟大哥多次提及。”
張良道:“嬴櫟乃是漢王爭奪天下的關頭。”
言訖,張良展開早已籌辦好的輿圖,指給韓信看到:“鄙人得知,嬴櫟手中握有鹹陽虎符。憑此兵符,能夠調集昔日秦國戍守上郡的兵馬。”
這日酉時,有孺子來報,說是府外有一名將軍拜見。張知己是韓信親臨,便命孺子會客。
張良道:“軍中無人,如此重擔非嬴櫟不成。”
就在這時,兩人異口同聲地說道:“長城!”
韓通道:“忠貞之士,一時之英傑,世之良才。”
副將乃是漢王沛縣起事時的老兵,對漢王忠心耿耿,既然是大王授令在先,自是順從。
張良道:“王上,鹹陽君嬴櫟,文韜武略,忠貞秉直,有大將之才,如有此人鎮守關塞,匈奴不敷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