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鄭忠、唐保國。你三人率部,隨我前去援助北側營牆!”跟著李延昭的喝令,三名百人長齊齊報命,而後各自集結部伍,很快便在李延昭麵前站成一排。
“末將領命。”楊彪抱拳躬身道。
“楊彪!你帶兩個百人隊扼守此地,若東、南營牆之上戰事倒黴,你便當即率部上前援助!”李延昭喚過身邊一名將領,出言叮嚀道。
李延昭麵色凝重地聽著韓寧所調派的使者傳達著來自他的號令,麵上眉頭卻擰得更加緊皺了。
“解纜!”李延昭大手一揮,已搶先向著北側營牆奔去。李延昭身邊,牛二壯帶著數名騎卒營騎卒緊緊護持擺佈。
營牆上已是垂垂堆滿了兩邊戰死士卒的屍身,鮮血順著鋪設在營牆上方供人站立的木板裂縫,緩緩滴進兩層營牆中間的沙土袋上。營牆上喊殺聲與胡語呼喝聲連綴不斷,間或異化著幾聲微小的刀槍入肉聲,以及人病篤掙紮的哀嚎聲。將這營牆之上的氛圍,襯著得如同鬼蜮。
當李延昭所率的部下的震天喊殺聲在營牆以內響起之時,營牆上的這些涼州兵卒們,也紛繁遭到鼓勵。伍長什長們大吼著:“救兵來了!”一邊奮力揮刀,邊與身邊的匈奴馬隊拚殺著,邊批示著身邊所屬士卒們保持緊密隊形,他們結成一個個雖小卻極其有效的圓陣,抵抗著來自各方的匈奴馬隊打擊,使得這些圍攏過來的匈奴馬隊固然占儘上風,卻也冇法一口將他們吞下,隻得在狠惡而持續的交兵中漸漸消磨著他們的士氣與體力,一口口蠶食著這些士卒們,詭計通過這類耗損,完整摧垮他們的抵當意誌。
固然抽調了二三十名騎卒充當這支步隊的基層將佐,但是步兵營中基層將佐缺額還是嚴峻。不得已之下,李延昭隻能又從步兵營拔擢了部分在金城郡上有斬首軍功的士卒,將營中將佐缺額補滿。
李延昭此時麾下的這四五百號軍卒,便是前幾日在金城郡上與敵軍血戰數日的廣武軍步兵們。因為營主趙程誌已重傷後送,加上營中什長伍長等等基層將佐已是傷亡慘痛,批示體係倒黴,隻得被張閬遣回了北岸大營。
見代司馬都已身先士卒,向著北側營牆衝去,三名百人長所帶領的廣武軍步兵自是不甘逞強。這位代司馬還在出任騎卒百人長的時候,其體恤士卒、每戰搶先的名聲便早已在營中傳開,是以對他,這些步兵營的士卒也並不感到陌生。此時見這位雖已官至代司馬,但是卻一如既往地帶頭衝鋒,士卒們皆是感奮,孤兒各安閒各自百人長的號令之下,亦是緊隨厥後,一同向北側營牆衝殺疇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