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姑臧獻俘[第1頁/共5頁]

劉季武出列行至台下,跪地叩首:“稟使君,此番從征西域,計擒斬戊己校尉下三千八百餘人。克高昌壁,緝獲軍器資財無算。俘戊己校尉、主簿、長史、部曲督多少。今返州治報捷獻俘,請使君明示!”

獲得了張駿的答覆,李延炤心中固然稍有絕望,不過念及張駿當今處境,倒也能夠瞭解,當下便不再膠葛,垂首道:“炤……替馬司馬親眷,謝過使君厚待……”

張駿緊走兩步,將李延炤自地上扶起,溫言道:“定東不必如此。李長史報捷奏書中,已明言定東此番力阻趙貞主力,立下大功。西域既定,吾心甚慰。”

李延炤初次遭到如此對待,他隨張駿一起行來,街邊百姓們皆是極其熱忱地喝彩,卻令這位疆場上冰臉無情的將佐感到些許不安閒。打來了這期間以後,他早已風俗在軍中為一營將士的衣食起居,去處撻伐而思慮奔波。對這類場合確切有那麼一些不適應。

李延炤望著一旁的張駿,一時竟不知說甚麼好。當初阿誰夜微行邑裡的惡劣少年,現在確確實在已生長為一州之地的統治者。行事之間,雖仍算不上麵麵俱到,不過已稱得上是爐火純青。

城中獲得動靜的公眾紛繁行削髮門,向城北集合。並不寬廣的洪範門表裡早已站滿了驅逐的屬官及保持次序的城中宿衛。身負衛戍重擔的陳珍也在城頭上嚴峻地安插著,城頭士卒皆是嚴陣以待。而在城下充當儀仗隊的宿衛,此時也早已排好陣列。

“但有所請,不敢固辭。”張駿道:“無妨明言。”

滿麵豁然的趙貞與其麾下諸屬官被戰鋒營押走。而靈鈞台之上,張駿回身望向身後皆是一片驚詫的屬官們,大笑道:“昔我世祖武天子滅東吳,吳末帝孫元宗自縛而降。武皇不但不究其罪,反倒封為歸命侯。錦衣玉食寵遇恩養。三吳之地是以歸心。本日趙貞雖起兵背叛,擁兵自重以拒王師。然此情此景,莫非滅吳故事乎?”

建興十五年十一月初,西征西域地區的李延炤所部令居縣兵,押送著戊己校尉趙貞,及戊己校尉府屬官十餘名,自高昌解纜,跋涉月餘,進抵涼州治所姑臧。張駿率一乾刺史府屬官早早便在城北洪範門外驅逐。城中巡查的衙役兵卒等,也早已敲起了銅鑼,向城中住民昭告王師安定西域,班師而歸的動靜。

聽聞張駿毫不包涵的話語,如同一柄巨錘一下下地擊打在趙貞胸口。本來就麵色慘白的趙貞,聽得這番話以後,更是一副生無可戀之相。誰也不知此時的他,是否在悔怨當初不該如此草率地挑選投降。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