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徐媽媽返來以後,錦朝便叮嚀她探聽一下燕京適齡女子的動靜。再留意著宋夫人那邊,看她四周是不是比來在看合適的人選。
實在顧錦朝內心另有個設法。這些東西的帳本在馮氏那邊,收益她管著。但是房契田單甚麼的必定還在父親手裡,馮氏把酒樓換成書齋,裡頭的人不就換成她的了,還怕握不住一間小酒樓?
錦朝還想著馮氏說過要打發青蒲的事。她找了徐媽媽和佟媽媽過來籌議,馮氏東跨院裡小丫頭、粗使的婆子很多,拿一些糖酥點心、銀裸子之類的打通了,如果馮氏俄然找了府裡的小廝管事的去看,就過來和她說一聲。佟媽媽和徐媽媽剛下去了,這時候內裡又有雨竹通傳,說三蜜斯過來了。
顧德昭聽長女這麼說,也感覺有事理,但是馮氏那邊他都把東西拿疇昔了,總不成能伸手要返來。
如許幾天的日子疇昔了,入了十月中,到了能夠除下國喪服的時候。
顧錦朝持續道:“就說三河那家祥雲酒樓吧,本是個繁華地界,開酒樓是最好。如果依了祖母的性子,想換成書齋甚麼的,又能賺甚麼錢呢。那邊頭的掌櫃、管事、廚子,都是給我們做了一輩子的人,從紀家就跟著過來的,如果不開酒樓了。他們的生存如何辦呢。”
錦朝卻在想父親娶後妻的事,父親如果要娶後妻,那些好點的世家嫡女必定不會嫁過來的。倒不如在庶女、小家的嫡女裡想想。她一時半會兒還冇有人選,恐怕宋夫人那邊也冇這麼輕易。
如果選個心機侷促的,恐怕還會存不下作為嫡宗子的錦榮。
她俄然想到顧瀾對著姚公子內疚的神態,便先冇有退席,招過雨竹跟她說:“沿著這條巷子,你去水榭轉轉,如果看到姚家公子了……返來和我說。”
顧德昭當然冇健忘,這些人本來是紀家的。這些鋪子如果冇有紀家的照拂,能是現在的模樣?
顧漪有些擔憂地看著她,她聽了這動靜也是有些坐立不安,遵循宋夫人選的後妻,對她們能有好的嗎?卻不曉得長姐能如何辦。
錦朝聽著就皺了眉頭,父親還在守製,雖不能結婚,卻能夠先定下門婚事來。如果隻要一個宋夫人就罷了,現在另有個但願父親能早日開枝散葉的馮氏。那宋夫報酬父親找的,又該是甚麼樣的人?這小我必定是對顧瀾無益,而對她百害而無一利的。
錦朝傍晚回了妍繡堂,采芙在小廚房裡幫她做了一碗紅豆甜湯,放了幾勺蔗汁,喝起來格外苦澀。錦朝想著等一下父親下了六部衙門還要過來,恐怕是會餓,又用甜湯給他煮了一碗甜湯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