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歎了口氣:“為何爭論?”
李欽載一呆:“爺爺您年齡已高,何必……”
說完抄起書房牆上掛著的一柄橫刀,摘下刀鞘便朝李欽載殺來。
“是。”
但是不參與不代表裝聾作啞,李治封禪泰山,李勣內心裡實在也很不附和,在滿朝文武不得不擁戴的時候,李勣能做的隻要沉默。
說好的家庭是男人的避風港呢?
從矮桌上抽出一摞紙,李勣拍了拍它,道:“老夫的弟子舊部送來了你需求的東西,關中各地州縣動用的財力物力勞力,大多在此,每一筆都記得很清楚。”
人死了,再生幾個便是,草芥罷了,東風一吹,又是各處開滿,少幾棵草有何乾係?
走出太極宮後,李欽載神采烏青,倉促朝國公府走去。
權貴永久是權貴,他們的好處永久比百姓的性命首要百倍。
“哈哈,景初說,剋日春暖花開,故鄉鄉間一派好風景,景初邀朕明日赴甘井莊外會獵。”
李治正與武後同膳,王常福雙手捧來手劄,李治接過一看,不由愣了。
爺孫倆墮入了難堪的沉默。
就在李欽載出城的同時,一封手劄遞進了太極宮,宮人將它送到李治的手上。
“惹孫兒的人,孫兒惹不起……”李欽載無法隧道。
李勣白眉一挑:“世上另有我英國公府惹不起的人?”
很久,李欽載謹慎翼翼隧道:“爺爺您看,孫兒惹不起皇後,回家發一頓邪火,是不是合情公道?”
目光回到信箋上,李治細心看了一遍,展顏笑道:“皇後猜猜景初在信裡寫了甚麼?”
李勣搖點頭:“老夫食三代君王之祿,豈是屍位素餐之輩?江山是先帝和一乾袍澤老兄弟打下來的,毫不答應任何人糟蹋。”
回到國公府,李欽載獨自去了李勣的書房,此次不拍門了,一腳大力踹開,坐在書房裡的李勣正在看書,被嚇得一激靈,接著老臉暴露怒容。
“誰?”
爺孫倆滿院子跑,國公府的下人們驚呆了,好熟諳的場景,多少年冇見了。
“任何來由,都不能成為荼害百姓的屠刀,不管合法的還是分歧法的。”
李欽載點頭:“既然我已表了態度,那就不會改。封禪是惡政,趁著朝廷還未命令給天下百姓加賦,趁著各地官府動用府庫之財力物力還未耗損太多,孫兒必須諫止陛下。”
李欽載靈巧地點頭:“熄火了,熄得不能再熄了,再熄就冇氣了……”
李治需求封禪,武後更需求封禪,至於多少百姓會因為此次封禪而家破人亡,多少人會餓死在避禍的路上,他們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