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齦中間有斑紋誒。還挺都雅的。”
李媛恍然大悟,豪情這是司馬懿送給張春華的禮品呢!不過為啥本身有種被塞狗糧的感受?
李媛重視到琴頭有塊凹下去的處所,問道:“這裡叫甚麼?”
“還不從速給我寫!”
張春華帶著李媛郭嘉二人走進客堂。
張春華又指著中間的古琴,道:“這是我和夫君的琴。偶然無聊,我們就合奏。”
李媛謹慎翼翼的抱起琴,耳聽張春華道:“我和夫君的琴不是整木做的,是由桐木麵板和梓木底板膠合而成,然後髹(第一聲,xiū即用漆塗在器物上)漆。寬的那頭叫琴頭,窄的那頭叫琴尾。”
“這叫‘徽’,意味十二個月,最大的那顆代表閏月。”
我寫到這裡,實在忍不住問李媛:“瑟長得像棺材板?”
李媛側頭看著張春華,問道:“焦尾是說焦尾琴嗎?”
兩人走進一間大屋,李媛獵奇的看著屋子裡的東西,東邊擺著兩床古琴,和一塊大得像棺材板的琴,西邊放著一麵大鼓,大鼓四周有六麵小鼓。鼓的右邊放著一架像箏的琴。
張春華暖和的笑了笑:“這個叫‘嶽山’,架弦用,是琴最高的處所。嶽山中間的,叫‘承露’,琴絃從這裡穿過繫好。”
“如何會?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李媛笑嘻嘻的坐下,道,“夫人,我之前都冇學過,夫人能講給我聽嗎?”
“有有有!”李媛忙不迭點頭,謹慎翼翼的將琴翻個身,指著大小兩個槽,道,“這個叫甚麼?”
“是放在地上敲。不過不是用槌敲,是用腳敲。”
哈?用腳敲的鼓?
“和箏還是有辨彆的。”說到這裡,張春華問,“娘子先學琴還是先學舞?”
“這位小娘子就是李媛嗎?”張春華笑意盈盈。
很快司馬懿返來了。三人看到司馬懿出去,都起家相迎。司馬懿道:“你們太多禮了。想來你們見過麵。那我就不先容了。”
張春華看著察看古琴的李媛,問道:“小娘子有甚麼發明冇?”
“多謝夫人接待。”
李媛很喜好和張春華談天。邊聊邊想,這位婦人才情敏捷,且有智計,配司馬懿倒是很好的。
李媛抱著琴想了一會兒,搖點頭。
張春華順著李媛的視野看去,道:“這叫‘琴軫’,是調絃用的。你看琴頭中間的這兩塊,這叫‘護軫’。顧名思義,就是庇護琴軫的。”
李媛指著兩個柱子問道:“這兩個又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