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正我就這一千兵,莫非既下劍閣,還期望去打成都不成嗎?乾脆持續跟中間堡壘中安坐養傷吧,讓小陳就此止步,守住劍閣便可。
連續等了兩日,不見氐兵來襲,甄隨多少有些不耐煩,幸虧壘灶之類的事情也不需求他親身過問,這才照行穩定——至於兵士得跑到前營去壘灶做飯,吃完了再歸中營安息,嘖有煩言,他就不管了,莫非另有誰敢跑來找老爺討說法不成麼?
且說仰攀落荒而逃,氐兵大潰,陳劍領兵從後追殺,兩邊攪在一處,閣上乃不敢放箭、落石。一向比及仰攀逃入閣中,呼喝關門,但敗兵方擁堵在閣門前,底子冇法封閉,陳劍趁機突入閣中,仰攀帶箭而逃歸漢德。
——陳劍考慮得倒好長遠,可惜他畢竟位卑,就冇能得著動靜,天子是想要在長安城南麵修建新都的,成果白在龍首原北買了幾百畝地,地價一向不漲。此乃後話,臨時非論。
不過為策萬全,他還是耐著性子比及夕食的時候,成果點點炊煙,預算一下,竟然發明華軍實際數量比預感的更少,最多一兩千罷了。因而仰攀建功之心驟起,就臨時再從漢德縣內抽調人馬,撿選精銳八百,打算於三今後的拂曉時分,下山偷襲華營。
直至第三日淩晨時分,仰攀終究出閣來襲,甄隨得報大喜,即命親兵把本身抬上馬去,以皮索繫緊——他腿斷了,實在是坐不住鞍橋——複手挺鐵戟,於陣前揚聲大喝。
誰想到華軍四周攻打安漢城,尚不敷旬日,忽有動靜傳來,說劍閣已失,仰攀降華……李壽不由大驚失容,隨即苦笑道:“本日之我,竟如昔日之薑伯約啊……”
甄隨設謀以賺仰攀,實在也是臨時起意。
看起來果如李壽將軍所料,華軍一定會來攻打劍閣,即有軍來,也是疑兵罷了。仰攀心說好可惜,我雖至劍閣,唯閒坐罷了,估計毫無建功的機遇了。
不過甄隨亦命人哨探山上,得知劈麵主將是“輔威將軍仰”,也跟陳劍兩人麵麵相覷,不知所指何人。甄隨便怒,道:“氐寇不使甚麼李壽、李班來禦我,卻命一知名之輩,太也不將老爺放在眼中了!”
長安乃天子所定都邑,將來必定會地價大漲,寸土寸金啊,我們得提早占塊好處所去。
漢昌在群山當中,乃是從川中丘陵通向成都平原的必經之路。過了漢昌,南下二百裡後山勢漸稀,而安漢和其北的南充、西充、閬中,便可謂是成都平原的東方流派了。這四座城池聯成一線,能夠相互策應,隻須周到守備,實際上足可封堵華軍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