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攀山[第4頁/共5頁]

陶侃久在軍中,統禦諸將,天然曉得舊關中軍裡,隻要這個甄隨最難把握,雖說聞戰便喜,不必催促,但當你想要出兵的時候,卻常常勒不住那廝的籠頭……故而陶侃要求增兵,上奏中是點了陸和的名的――那小子可要聽話說了,勇而能知進退,實有古名將之風――固然曉得甄隨善於山地戰,卻用心不提蠻子的姓名。誰想到中朝還是把他給派來了……

丞相楊褒道:“將軍此言,固然有理,但是陶侃世之名將,華主倚為腹心,而既命其鎮梁,今聚五萬之眾,來犯我境,豈有將千報酬疑兵,便可惑我之理啊?用兵實則虛之,虛則實之,要防彼實欲圖劍閣,而冒充向巴中也。”

“我堂堂朝廷大將,哪有避些小卒的事理?且數百裡之遙,又不便跑馬,我等去一來回,起碼旬日,若再繞路,豈不擔擱了出兵之期啊?”

怒的是尚未出兵,即損一大將,這特麼實在是太不吉利了呀!蠻子你瘋了心嗎?身為大將,竟然孤身一人跑去登山?

此去巴中,幾近是傾巢而出,南鄭城中光留下一些文吏,必定冇人能夠束縛得住甄隨啊。那廝既然思動,與其等我走後專私行動,還不如派給他一支疑兵呢――歸正他也見過劍閣了,也爬過大劍山了,還摔下來了……再給他幾個膽量,也不敢將此少數兵馬,直接去攻要隘吧。

李壽回駁道:“兒子知阿爺無戰心,但望降而得全,然華主凶悖,舊惡不赦――阿爺豈不見曹嶷的了局啊?”

甄隨連哼了好幾聲,這纔想出答覆之言來:“若沿路而取,決然是不成的,不要說閣上放箭,能夠覆蓋通路了,即便滾一兩塊石頭下來,我軍亦必傷損慘痛,且難之前行。隻可如我昔日攻仇池山那般,攀岩而上,奇襲閣後……”

乾脆遇卡破卡,見人殺人,沿路疾行。甄將軍本是猛夫,一可當百,陸和也是驍將,麾下多百戰精銳,那些氐兵如何是他們的敵手?天然悄悄鬆鬆,便即直抵劍閣之下。然後在領導指引下,破鈔了半天時候,攀上四周山腰,遠遠地向劍閣瞭望――

話音未落,隻聽頭頂“忽”的一聲,旋見一塊磨盤大的石頭直墜下來,陸和倉猝抽身,好險未被砸中。旋即抬眼,就瞥見甄隨也抱著腦袋滾下來了……

陸和將甄隨輿歸南鄭,陶侃見了,雖感憤怒,卻也覺肩上多少鬆快了一些。

陶侃氣得臉兒都綠了,當即嗬叱道:“將軍勿再胡言,以卿本日之狀,如何還能將兵啊?且既連將軍都攀不上劍閣,遑論彆人?!”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