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壯隨魯功曹斷後,不幸為彭賊所襲,大半奔散四野,已為我軍於路收留。可惜……魯功曹卻為彭賊所獲,存亡不明。”
按照火線傳返來的戰報,從六盤山麓直到都盧縣城,其間亂戎多數一戰即潰,兩邊並冇有顛末喋血苦戰,那你說郭思道如何能夠在戰陣上殺掉那麼多戎人?他這必然是殺降了,乃至於殺了布衣!
郭默之以是冇有服從陸和、裴度的建議,告急還師,就是想讓亂戎全都集結起來,他好一舉而破,再趁機屠其青壯。盧水胡本來占有都盧、朝那、烏氏三縣,此番彭夫護捲土重來,三縣戎部,一時俱叛。這此中當然也有一些本無叛意,但見亂戎勢大,為求自保,還是不由自主地捲了出來的,本來考慮若官軍殺回,見其勢大,便於陣前請降,誰想郭默卻壓根兒不肯接管。
陸和仍如昔年在暗溝水畔普通,身先士卒,奮勇拚殺,亂戎與之稍一打仗,便即完整崩潰,滿山遍野,逃得到處都是。郭默就此順利斬下了最不利的六名酋大的首級,進抵都盧城下。
裴該由此持續北上,翻越六盤山,進入安寧郡內。於路有動靜傳來,郭默已然順利衝破了亂戎的防地,進抵都盧城下。
裴該皺眉道:“如此一來,安寧郡內百姓,將會多受兵燹之苦了……”
裴該問道:“叔父可有合適的人選麼?”
郭默初時緩緩行軍,比及打通門路,進入安寧郡內後,卻刹時將全軍展開,四周搜殺亂戎,力求一個都不放過,其勢甚急。彭夫護正在領兵攻打烏氏,聞報大驚,倉猝把那些並非至心憑藉的戎部撇下,本身帶著核心部眾五千多人,倉促撤圍而逃。
——————————
郭默還在略陽郡內休整兵馬,安設降氐,忽聞安寧郡內諸戎反叛,圍攻都盧,不由大吃一驚,急召諸將吏商討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