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攻偃師[第4頁/共5頁]

裴該說那就行了——“今我北扼孟津,南守延壽,封閉洛陽南北大門,劉粲若歸,止一道耳。先使石梁、一泉拒之,以挫其勢,然後放其來城下決鬥,一陣可破。待劉粲破,偃師乃不攻自下。”

徐渝愣了一下,便即答覆道:“立杆為標,勒繩為準,是為標準。”

裴該低聲道:“可遣知名下將前去,遁辭軍中乏糧,士卒都將餓死,若彼等再不與,軍士便即鼓譟起來,占有睢陽,開倉搬運。隻要不傷及東海大王,料亦無妨,過後戮其為首者以謝建康可也。”

裴該笑道:“我另有東路五千人,六七今後便至,且儘抽成皋、鞏縣之卒,乃可兩萬。新降之兵與劉粲對陣自無勝算,但以之設堅壘封堵偃師兩門,料亦不難。未知祖君能夠封其另二門乎?”

祖逖歎了口氣:“不敷半月矣——且自轘轅、延壽、緱氏等彙集了一些,不然怕是十今後便將糧儘!是以我才欲急攻偃師,料其城中,糧秣必豐。”

當然啦,也能夠嘗試因糧於敵。根基上各城邑、要隘都有存糧,隻要打下一處,就即是在增加己軍糧秣的同時,也減弱了敵方的補給才氣。河南為“天下”當中,戶口富強、農業發財,三五萬軍想靠著舊糧度日,熬到來歲秋收,本不難堪。

裴該實在記不清劉聰是哪一年死的了,但實際上……總得劉曜先攻陷長安,俘虜了司馬鄴,然後劉聰玩兒死司馬鄴今後才掛吧?這連殺二帝的成績還冇達成,他如何就能死呢?當下襬擺手:“此亦不成知也。今但知二事:一,劉粲遠颺,月內恐難歸河南;二,天子並未東狩……或是劉粲歸去時,恐我等與天子呼應和,乃遣軍攻取華陰而守,封堵天子東出之途。”

祖逖聞言,略略吃了一驚,瞥一眼裴該:“數番撻伐,文約已與昔日分歧,機謀之心日重,而殛斃之意日甚矣——且容我再細心考慮吧。”

這第一日的守勢,晉軍並冇有投入儘力。戰後裴、祖二人商討,都感受城內胡兵固然才經喪敗,士氣降落,但畢竟人數另有很多,加上劉敷等將批示恰當,看起來不是那麼輕易攻取的。並且分離攻城,對於晉軍來講,也深動人力不敷。

偃師城東大戰後的第五日,也是獲得劉粲北歸動靜後的第四日,晉軍開端運營攻城。翌日一早,裴該就把造好的九具雲梯全都推上去了,但是不到一個時候儘被焚燬,士卒也折損了一百多。豫州軍方麵,比擬徐州軍貧乏攻城東西,隻是造了一具攻城椎——比劉勳在成皋城下所用要大很多——但也未能順利破門。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