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之變”後,北宮純……實在應當說是那支涼州援兵,退入關中,跟班南陽王司馬模守備長安,旋即司馬模為劉粲俘殺,所部皆冇。估計張纂、馬魴、陰浚等涼州將領全都遇害了,隻要這個北宮純,莫名其妙就降了胡啦。
北宮純就此起了異心。
不久之前,劉粲驚聞凶信,急倉促率部北歸,一入河東,就派人去召北宮純。北宮純一向都在體貼著火線的戰況,還傳聞郭默重歸河內殘虐,他正在考慮著,我也找不著劉乂,要不要先東出來擯除郭默,免得他威脅渡口和運路?忽得劉粲召見,甚感駭怪,就細心查問來人:我傳聞河南那仗還冇打完,晉人未退,為甚麼相國要倉促北歸呢?
涼州兵之勇猛,由此可見一斑,但這一定全都是北宮純一人的功績,後代人腦補,不但都歸功於北宮純,並且把這回夜襲勝利當作守住洛陽的直接啟事。究竟上呼延顥被殺後不久,老將、大司空呼延翼也莫名其妙地為部下所殺,劉淵聞訊後即命劉聰退兵,劉聰仍堅不肯退;要到數今後參軍孫詢為太傅司馬越運營,趁著劉聰跑去嵩山祈神的機遇,策動突襲,斬殺留守的胡漢冠軍將軍呼延朗,平晉將軍、安陽王劉厲敗逃中掉進洛水溺斃,劉聰無法之下,這才隻得請旨班師。
實在北宮純是不是真能打,裴該並不清楚,也未見得有多在乎——光看此人身量是不敷的,或許隻是個一勇之夫呢——關頭傳聞北宮純帶過來近千的“涼州大馬”,這筆橫財如果不取,必定有負老天對我的關照哪!
北宮純聞言愣了一下,隨即從速答道:“武公既歿,末將與西平公素無來往,遑論恩德?雖言欲歸涼州,不過是狐死首丘,老來卸甲回籍之意罷了。現在誠懇歸附明公,懇請收納,並賜號角。”
裴該想起了北宮純的來源,當即麵色一沉,喝問道:“北宮純,汝本軒轅苗裔(北宮氏乃春秋期間衛國公室以後,姬姓),中華人士,卻因何背棄祖宗,而降胡虜?!”
但是要歸晉,總得有個晉身之階啊,本身是涼州人,本來在中原就冇啥熟人——洛陽、長安那些權貴都瞧不起他的出身,懶得跟他打交道,並且……那票權貴也大半都掛了——要就這麼冒莽撞失地歸去投奔,人若不納,可如何辦?
北宮純話裡流暴露來三點資訊:一,他的虔誠懇隻獻給涼州刺史張軌,還真冇有甚麼家國恩仇、晉戎之念;二,降胡是不得已,隻為滿身——說是為了挽救部下的性命,真可托嗎?三,他不是一小我降的,也帶了很多涼州兵投歸胡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