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自外於大司馬[第2頁/共5頁]

聽他彷彿話裡有話,衛循不由微微蹙眉,諦視而望。王貢一樣緊盯著衛循,隨即悄悄歎了口氣,說:“衛都督乃大司馬元從舊吏,侍從渡江,中流擊楫,即便無功績,但肯實心用事,大司馬天然不會淡忘都督。現在此任固然不過六品,將來平滅羯賊後,北起幽、平,南至揚、交,萬裡海疆,都將在都督掌控當中,我覺得,非三品不能籌都督之功也!”

但是打算得好好的,恰好裴該將青、徐拱手讓給了朝廷……不,的確是拱手讓給了荀組!再加上荀氏壓服曹嶷,背叛而降,則本身在還冇有籌辦好的階段,就被迫要直麵石趙雄師……一萬七千軍多嗎?蘇峻感受還遠遠不敷啊,又豈能如王貢所言,加以沙汰?

蘇峻手端酒杯,沉吟不語。王貢乃持續問道:“今蒲姑城中,不知屯駐兵馬多少哪?”

王貢答道:“久任於外,而無束縛,關中群吏,孰能不疑?光陰愈久,而嫌隙愈深。我故說其沙汰冗餘,精簡兵馬,彼卻不聽;再勸其西歸,大禍可免,仍不肯從。此乃有擁兵自重,盤據青州之意——衛都督慎勿與此等人密切來往,且當引覺得鑒啊!”

酒宴過後,王貢即過夜軍中,第二天陪著衛循一起去探看開港的地點——新建港口所需求的物質、民夫,也都得樂安郡供應,畢竟相乾自家同僚之事,王貢不成能全都扔給謝鯤。

疇前邵續不能全師退返,是因為前麵有曹嶷堵著,現在曹嶷不在了,他持續呆在河北,就隻是錦上添花罷了,對於團體戰局而言,感化並不太大——當然啦,若能夠站穩腳根,持續楔入敵方境內最好,題目不是守不大住嘛——則不如撤至黃河以南,與“東萊營”、“複仇軍”會師了。

蘇峻答覆道:“最多四五千卒北渡——我會儘量遴選精銳——彆的,再可請馮龍‘複仇軍’亦同時北上策應。”

蘇峻行禮道:“王君向來多智,既有良策,無妨說來我聽。”

衛循眼界有限,聽了蘇峻所說兩策,不由點頭:“無可何如之下,也隻得如此了。”王貢卻沉吟道:“若將中軍主力,管束在厭次城下,則東方戰局,於我倒黴啊……且邵將軍艱钜百戰,恪守厭次數載,恐怕不肯輕棄——棄亦可惜。”

蘇峻點頭道:“彼等多為東萊後輩,與曹嶷仇深似海,乃欲相從。目前廷寬赦曹某,部伍皆怨,倘若我再命令沙汰,彼等無處求食,怕是會釀出大禍來——不成,不成!”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