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裴該真意[第3頁/共4頁]

梁芬拗不過索綝,終究也隻好從了。正如索綝所言,他信賴裴該在天子駕前不敢無禮——真如勇敢甩袖子就走,那正申明祖、裴徒具野心,隻想搶班奪權罷了,必不能用——比及宴席之上,應當就會提出更多要求來了,到時候也不是不能籌議。特彆若得梁芬助言,信賴就連索綝也不便強壓裴該。

裴該早就跟北宮純打過號召了,說你不但光寫封信罷了,得著機遇,還是要見見那位老鄉羅堯,幫我密查一下他的景況,看看是否能夠拉攏過來。

不管裴該、祖逖的功績有多大,名位有多顯,畢竟目前是索、梁在朝,想要讓他們把到手的權力拱手與人,除非你們真率數萬雄師,氣勢洶洶殺將過來……並且即便如此,梁芬當即就會慫了,至於索綝,說不定還得先打過一仗再說。

“請梁公指教。”

梁芬捋著長長的髯毛,先是點頭,然後又點頭。他一邊清算本身的思路,一邊闡發道:“以裴文約的流派、資格,再加光複故都之功,足堪為大將軍矣,即便不與,亦當加上重號……”如何就隻給了他一個征西將軍呢?如何也該是征西大將軍才成啊——

因為他投順裴該時候也並不長,實話說冇甚麼特彆的虔誠懇,隻是就目前環境而言,瞧著徐州軍比較便利投奔,氣力也相對足一些罷了。但是這些年天下局勢瞬息萬變,誰都不清楚下一步的局勢究竟會如何生長,以是他也不肯把這條門路給堵死嘍,隻是假做體貼狀,關照羅堯,說我們還是都先保持近況,等等看再說吧。

梁芬說了,其三嘛,就是給祖逖讓道。裴該為祖逖開路,已經來長安摸過我們的脈了,那麼他或許留下來以迎祖逖,或者退回河南去跟祖逖合流,但也有一條路,是先期北上,以待祖逖入關後能夠加以照應……

“其三為何?”

“且宜加侍中、仆射等職,使參朝政……”侍中多為三公加號,實執朝政,擺佈仆射則被稱為“端副”,等若“亞相”,若加上近似名號,就即是承認裴該為相,分潤他部分權力了。但是昨晚商討的時候,任憑梁芬磨破了嘴皮子,索綝卻執意不允,故此梁芬本日在朝上,當宣讀聖旨的時候纔會這麼嚴峻,就怕裴該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梁芬豎起一枚手指來:“其一,裴文約忠心為國,不貪名位,不避刀斧,唯思穩固關中之守。”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