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巍峨雁門山[第4頁/共5頁]

女真軍常以步兵方陣正麵對敵,而兩翼柺子馬作為突擊的主力,分為“重槍柺子馬”也即重馬隊和“弓箭柺子馬”也即輕馬隊兩種。詳細順昌城下為劉琦所破的是哪一種,就不好說了,估計二者皆有。

但是陶侃卻始終不肯命令。

北宮純跟前麵瞧得奇怪啊,這究竟是啥玩意兒呢?

因此連夜使劉光等奧妙製備此物,臨陣時投擲出去,以挫敵騎。

幸虧路鬆多的具裝甲騎終究籌辦伏貼了,即從步陣左邊馳凸起來,趕殺敗敵。因為麵對的也是馬隊,故而扈從們一樣騎馬,稍稍掉隊一些,以便隨時援護同袍。甲騎縱橫無前,直取敵陣垓心,本擬殺出百丈外便即止步的——畢竟數量太少,若被成千上萬的遊牧馬隊圍住,情勢必定凶惡——誰想敵營中鼓譟一片,很多旗號莫名其妙地折斷,進而連火光都冒出來了……

北宮純於陣中遇見時,還提示過劉光,說拓跋重騎設備精美,我等的箭矢難以傷敵,騎矛更不如敵之馬槊為長,你可千萬彆靠近,靠近了就是送命啊。劉光卻笑笑說:“將軍放心,陶樞密有奇計在此,必能破敵!”

照理說拓跋鮮卑兵力喪失並不甚大,但畢竟敗過一陣,導致士氣低迷,各部大人相互推委、指責,更使得內部衝突重重,佈陣相稱狼藉。是以再遇後,陶士行遂使具裝甲騎前出,在步兵為後盾、輕騎為拱護的安插下,與鮮卑重騎展開苦戰。拓跋鮮卑使千餘重騎、上萬遊騎迎擊,竟不支華軍四百甲騎、五千輕騎,鏖戰半日,又再全線潰敗。

陶士行在九原城上瞥見,都不由瞠目結舌——莫非這就贏了?公然天命在我華也,天然百神庇護!

鮮卑大敗,華軍追殺二十餘裡,方纔力儘出兵。此戰殺傷敵兵並不甚多,卻緝獲物質無數——再如何貧困,畢竟將近十萬人出來,旗號、兵甲、牛羊、馬匹,絕對數量是很不長幼的。翌日即在陶侃的批示下,拔營出發,持續北上,旋即於晉昌縣南再與敵軍遭受。

路鬆多見狀,乃不顧陶侃先前的叮嚀,真的率具裝甲騎直透敵營,並將代表單於權威——實在賀傉跟他娘都冇來——的九旄大纛砍翻在地。鮮卑兵因此更亂,拓跋頭命家奴將本身抱上馬車,所部率先逃離疆場,就此牽動全軍,崩潰如同山倒普通。

因而就想到了劉琦之策,實驗了一下,彷彿有些感化,乃於此番出征前,教會了陶侃。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