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黍離之悲[第3頁/共5頁]

再說平陽方麵,自從劉乂率軍出征後,劉粲便即密切重視其一舉一動,當傳聞劉乂不南渡河前去河南,反倒揮師東進,降趙固、走荀組、逐郭默,平靜河內的時候,不由勃然大怒,一腳踢翻了幾案,恨聲道:“誰命其東?皇太弟方命,是欲謀反麼?!”

劉粲說我早就想率師親征,與祖逖再較短長啦,隻是——“祖逖甚能戰,若非雄師壓逼,恐難取勝,然若征調諸營往征,又恐劉琨南下,掩襲平陽——且吾尚須留軍以防劉曜,若那邊?”

以是比及“蓬山左營”開到汴水岸邊的時候,竟然未逢一戰,隻收降了“乞活”三百餘人。隨即轉向浚儀、蓬關,都是一鼓即下,把此中老弱數萬人遷徙去了徐州。動靜傳來,裴嶷便向裴該恭賀道:“軍未行而敵自敗,此上天之以是佑護使君也!”裴該卻冇有透暴露涓滴歡暢的神采來,反而頓足:“可愛,竟又被陳川走脫!”

劉粲皺眉問道:“豎子見不及此,何人所教?”

靳準說無妨事——“此誆言耳,非實封也。待其克陷長安,便能夠晉寇未退為辭,暫緩其事,覆命始安王出華陰,與相國夾攻祖逖。待祖逖敗去,河南安寧,乃可召始安王歸都受封——彼若率軍來,即為背叛,可明詔討滅之;彼若孤身來,一獄卒可縛也!”

因而撥出三千本部精銳,交給劉敷。同時又命劉勳率精騎三千,沿著伊水南岸東行,去試攻成皋;劉雅率部七千,進屯延壽城,以防祖逖北救。雄師則前屯偃師,並在伊水上架設浮橋,以便利南北變更。

但不管如何說,也是四五萬打一兩萬,竟然輸得那麼丟臉——“彼等也配姓劉?皇太弟如此胡塗,豈堪秉承大統,紹續先帝之業?!”從速命人寫成上奏,彈劾劉乂,飛馬折返平陽,去交給靳準——靳準天然能夠通過王沈、宣懷把奏章傳予劉聰,並且那倆閹宦還能夠趁機在旁幫腔,煽煽風、撲滅燒,爭奪把劉乂完整踩翻在地。

暗溝水畔惡戰的動靜,顛末裴該的決計漫衍,集會世人大多已經傳聞過了——隻是不曉得這內裡另有我們“乞活”的事兒——聞言莫不驚怒交集。等魏碩把相乾細節都擺出來以後,有人就感喟道:“倘若果然如此,則徐州殺我先將軍,亦無怪也……”

——————————

靳準笑道:“其報當經尚書,呈於相國,複由王沈、宣懷上奏內廷,任一處皆可按下不發,相國何懼?然今彼等東去,流派敞開,相國當籌思禦敵之策,以解陛下之憂。”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