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料敵從寬[第2頁/共5頁]

石虎點點頭,就問:“我當如何應對纔好?”

二,分兵渡汾,以進取或監督堯祠,主力持續攻打平陽城――則若所發軍少,王澤該當尋機擊破之,所發軍多,恰好分薄平陽方麵的壓力,堯祠方麵則以死守為要。

動靜傳入石虎耳中,石季龍不由頓足罵道:“不想萬年前死人,也來壞某之事!”王續等從速規勸,說堯為上古聖君,大王不成妄言哪――何況誰奉告你他死了已經有一萬年了?

一萬雄師數百裡之遙,從河西趕來救濟平陽,所帶糧秣、物質不成能太多,本來樞部的打算,這一部分糧草先會聚在安邑,再由安邑運至絳邑,絳邑方麵護糧北上。但是臨汾、絳邑之間,隻要莫懷忠的五百步兵可資調用,倘若羯軍主攻堯祠,是必定會遣軍襲擾乃至截斷運路的。糧秣倘若不敷,那就隻能放棄堯祠而退往襄陵了……

張群勸說道:“襄陵背倚霍山,也非易攻之城。倘若分兵往攻,兵少則難下,兵多則恐平陽晉軍順勢殺出,實非良策……”所之前幾天我們纔沒向你提出建議,去打襄陵,這得從速先解釋一下――“大王於此事,正不必煩惱。唯晉人來得如此之快,實出我等料想以外……”

石虎憤然道:“我若先分兵去取襄陵,則必不至此!”

籌辦尚未伏貼,已報羯軍於汾水上架設浮橋,欲圖東渡。王澤親將兩千兵馬前去阻截,殺散了先渡架橋的羯兵。但隨即千餘羯騎自上遊十裡外泅渡,兜抄過來,王澤見不易敵,隻得出兵退回。石虎就此帶領大股趙軍,順利度過汾水,背水而寨,以逼堯祠。

石虎既已定計,朱軌乃不敢再提反對定見,隻得與張、王二人幾次籌劃,肯定了團體的行軍挨次和線路。

姚弋仲站在劉央一邊,勸說陳安說:“挫敵固可用奇,然若羯賊早有防備,則所謂奇兵,反陷死地,將軍三思。”隨即轉向劉央,建議道:“末將之意,且待羯軍主力皆渡,然後陳將軍再可率騎士出城奪占其壘,兜截厥後,以應援汾東之戰。”

平陽城下的趙軍,究竟有幾多數量?

張群道:“自當命重將保護西平城……”那麼多糧食、物質,不便利跟著雄師東渡啊,而除西平城外,四周又冇有合適的屯積之所。

三,主力渡汾來攻堯祠,而留部分兵力監督平陽――那樣的話,便需求劉央主動追求破局之策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