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曜點頭應允,便即入見羊氏,就見羊獻容正對著鏡子,雙手托腮,在無聲地垂淚。美人落淚,如梨花帶雨,更覺不幸,劉曜從速上前一把摟住,安撫她說:“我這幾日國事太忙,忽視了美人,本日乃急來見美人……美人切勿哀傷,我既來了,自當轉顏為笑纔是。”
劉聰欲立劉英為皇後,其母張太後不準,命他冊封本身的侄女為後,大抵是受此打擊,劉英冇過量久便病逝了。僅僅半年以後,張太後歸天,傳聞鎮靜後哀思姑母之喪,竟然哭至斷氣……劉聰就此得以冊立劉娥為皇後,並且生下了代王劉恒。
劉長盛名殷,本是晉人,為新興郡名流,博通經史,晉朝多次征辟不該,一向到齊王司馬冏輔政之時,才入大司馬府擔負軍諮祭酒——司馬冏在反叛諸王當中,算是比較有才氣的一個。厥後出任新興太守,為劉聰所俘,降胡而曆任侍中、太保、錄尚書事,明敏謹慎,深得劉聰的正視。
她這番話,乃是族弟羊彝所教。
劉約死去,剛好三年,本年戊寅,歲在攝提,而劉聰又在夢中見到劉約前來相迎……郭猗真是不敢再想下去了。
因為本屬本家,故此劉曜也不虞有他,對此聽之任之——特彆比來勞累國事,不免忽視了美人,貳心說有個兄弟常常陪著羊氏聊談天,消磨光陰,也挺好的。
“汝可急召太子返來,肅除逆臣!”
劉曜眼中精光一閃,嘴角微微上翹,低聲道:“我最欲辦之事,無如廢劉粲!”頓了一頓,又說:“代王劉恒,武宣皇後之子,劉長盛之孫,可為儲君。”
劉均答道:“是郭猗,臣已厚賂之,天子沉浸之事,即郭猗所泄。乃可使郭猗趁天子將醉之時,要其手詔,將明公欲辦之事,一一準行。”
因而劉聰就迎娶了劉殷二女劉英、劉娥,冊封為擺佈貴嬪,不久後又納劉殷的四個孫女為朱紫。劉氏六女就此把持了後宮,乃至於連政事劉英都要過問,且常常自作定奪。
傳聞劉約確切醒來過一回,還說在昏睡中見到了祖父、光文天子劉淵,領著他從不周山一向巡遊到崑崙山,然後複歸。臨彆之際,劉淵對劉約說:“東北有遮須夷國,久無國主,專待汝父為之。汝父後三年當來,來後國中大亂相殛斃,吾家滅亡略儘,唯永明輩十數人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