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白板官[第3頁/共5頁]

——————————

這時候阿誰卞壼已然奔過了吊橋,卻不可禮,先高低打量一番裴該,隨即問道:“不知使君高姓大名?既為琅琊王所署,可有印綬?”

裴該笑著伸手一撩腰間的綬帶:“我乃南昌侯裴該是也。”

遵循裴該的叮嚀,衛循先跑去檢察衙門和府庫,成果一瞧,空蕩蕩的,不但門可羅雀,並且掃不出一文錢、一粒米糧來。想想也是,官吏既然全都落跑了,百姓們纔不會那麼誠懇,不動府庫呢,冇把衙門拆儘當作劈柴燒,就已經算是很畏敬國法啦。因而衛因之便領著人到處去拍富戶的門,通報刺史和太守率軍顛末,要求樂捐軍糧。

卞壼這才屈膝拜倒,頓首道:“冤句卞壼,拜見使君——不期尚能得見聞喜裴氏……”說著話眼淚竟然掉下來了。

名為“樂”捐,天然冇人真能樂得起來,富戶們一開端還砌詞推委,說我們也都餓著肚子呢,哪兒有糧食資供軍需呢?衛循當即拍案瞪眼,嗬叱道:“汝等麵無菜色,身著綾羅,而雲無糧,誰會信賴?!”

當然啦,為了公事便利,裴該和祖逖也是私刻了官印的——歸正冇人查辦。

隨即卞壼就說了:“卞某去歲八玄月間到的廣陵,旋為故交相邀,暫攝縣事。”祖逖微微一皺眉頭:“何不致信建鄴,以謀實職?”卞壼苦笑道:“我已前後兩次遣人上奏琅琊王,但是皆無動靜——即便者亦未見回還啊。”

正因為有這層乾係在,卞壼見到裴該纔會一腦袋紮地上,淚流滿麵,說:“不期尚能得見聞喜裴氏……”

不過即便如此,因為東晉諸帝手裡冇有玉璽——洛陽城破,玉璽為劉聰所得;比及後趙滅前趙,玉璽又落到石虎手裡;一向到冉魏建立,向東晉求救的時候,玉璽才被晉將騙歸江東——以是一度被人蔑稱為“白板天子”。“白板”也寫作“白版”,就是代表了“署”,隻是由上官在牘版上謄寫了委任狀,卻並冇有朝廷正式詔命和發給印信——現在裴該他們,就也都是這類“白板”官。

在這年代固然還是“上品無豪門,下品無勢族”,還不到“下品無世族”的程度,但流派之見就已經比較深了。倘若遵循0到100來分彆,0算百姓,60以上算世家,那麼聞喜裴氏起碼也得95往上,琅琊王氏則低了大抵兩三分,潁川庾氏、範陽祖氏都是勉強合格,冤句卞氏則最多50……這差著層次哪。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