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老棉花杆說冇有題目,那就必然是冇有題目的!
或許在之前我會對如許的說辭嗤之以鼻,但在現在真正體味過全軍高低的彈藥緊缺環境後,明白老棉花杆如許的說法,還真是一點題目都冇有的。
我看了眼劈麵鬼子的打擊隊形,忽的心中一動,去找了老棉花杆過來。
迫擊炮由老棉花杆親身操縱,兩門擲彈筒則交由其他兩名兵士賣力。
比擬於我的模樣,這位帶著眼鏡很有些書卷氣的文人兵士要更加合適被稱為秀才,以是除了曾經三排一班的老弟兄以外,連裡的其他兵士倒都樂得把宋浩然稱作小秀才。
換防的過程冇有出甚麼亂子,兵士們以極快的速率完成了對右翼陣地的設防,換下了本來守在此處的連續三排的弟兄。
更不消說趁著這些日子冇有戰事,團長但是抓緊機遇從上峰手上討來了大把的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