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跨海開台[第1頁/共5頁]

“好!”孫越陵笑道,“有顏老闆為這些百姓保駕護航,充當他們的後盾,我天然放心不過。”

聽罷顏思齊的話後,孫越陵深思起來。作為一個後代中人,他當然明白台灣對於大陸的首要性,據之不但能夠掌控住東南洋的貿易權,更能夠之為橋頭堡,威懾東南洋各國。隻是當今台灣並非由大明直領受控,而是由本地的土著人掌控。

孫越陵來了興趣,道:“你說說看,是甚麼事?”

與此同時,他和朱欽相都就此事寫好一封奏摺上報朝廷,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詳細申明。當然在這封奏摺當中,他冇有提及俞谘皋包庇許心素把持海貿、打壓彆人的事情,畢竟現在證據不敷,不能胡亂指責。但是,他還是委宛地提到了恰是因為本地軍方有人給許心素充當庇護傘,以是許心素纔敢如此為所欲為,目無官府。

孫越陵放動手中文書,對著顏思齊道:“顏老闆,比來買賣如何?”顏思齊在孫越陵的幫忙之下,已經完整和十二家商會達成了貿易和談,這段時候以來已經收回了十數艘海船的貨色,一舉代替了本來的許心素。

孫越陵道:“那顏老闆有冇有與他們做買賣呢?”

孫越陵想了想,道:“你說的很有事理,如果能夠搬家百姓到台灣去開荒的話,不但能夠讓這些難以度日的人能夠餬口下去,還能夠減少福建的耗損,更能製止這些人是以而淪為盜賊,乃是一舉三得之法,當可為之。”頓了頓,續道,“隻是,此事要還需和朱大人商討商討,獲得他的首肯以火線能實施。”

跨海開台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行動,孫越陵天然舉雙手同意。莫說他來自後代,曉得台灣對於本地的首要性,就是在當世看來,這遷徙百姓移居台灣也是一件功在當今、利在後代的大功德。如此一來,不但能夠從經濟民生方麵極大地減緩福建的壓力,就是在軍事方麵也是對大明極其無益的事情,將台灣歸入大明官府管控後,大明海軍的計謀縱深也將隨之拓廣,不再僅僅範圍在全部本地一帶。

在福州各地官府的共同之下,甄選出了第一批赴台的三千人,其他的全數劃爲後備力量,待第一批人立穩腳根以後再行遷徙。

顏思齊好整以暇,緩緩道:“自從荷蘭人從澎湖撤退到台灣以後,占有了大員,並在大員東麵的島嶼上修建熱蘭遮城,詭計以此為橋頭堡向本地滲入,與本地海商爭奪本地的貿易節製權。以是,為了製止荷蘭人在台灣坐大,掌控全部台灣,我以為大明官府應當派人遷徙移台灣,構築城寨、開開荒田,建立我大明朝的外洋據點,如此,定可停止住荷蘭人獨掌台灣的局麵,完整掌控住東南洋的海路貿易。”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