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依依抬眼,藉著紗布的諱飾,先看了下四周。她找不到賈平的蹤跡,便猜到他是先往賈府報信去了。
“是!”世人回聲。
賈平拉了他一下,低聲道:“你先在這候著林女人和張女人,我先歸去稟報老太太一聲。這張女人但是個有來頭的,你小子千萬謹慎服侍著,可不準拿喬。”
最後還是兩名婦人溫言勸著,賈母才停了淚水,摟著黛玉回到屋中。
“我聽賈平家的說,張女人對玉兒照顧有加。現在玉兒安然安康,老婦還要多謝張女人。”賈母曾細細地看過黛玉,這孩子固然身量肥大,可麵色紅潤,說話聲固然細,卻中氣實足,可見已然大好了。
“像我不好嗎?我是她徒弟呀!”張依依理所當然地答覆。
泉生是老太太的人,年紀不大,卻很會看人。他見這位張女人氣度不凡,將身邊的丫頭婆子管得老誠懇實,從下船到現在,一點端方都未曾錯過。她牽著幼小的林女人,可林女人又對她暴露親呢信賴的姿勢。再想到賈平交代的事,便笑道:“舟車勞累,老太太想極了林女人,早已命人清算好配房,現在正等著二位女人呢!二位女人快上馬車,小的在前麵帶路。”
這邊張依依等人到了賈府,剛一上馬車,昂首便見到這號稱繁華潑天的榮國府大門。
原著中,黛玉孤身一人,隻帶了個婆子和丫環,便被用一頂小轎從角門抬了出來。可見賈府輕視之心!
有熟諳的徒弟在旁作陪,黛玉並冇有像原著中那樣怯怯,隻見她漸漸走近賈母,將白玉般的小手遞到賈母手中,靈巧地喚了一聲:“外祖母。”
又有聰明的鴛鴦趁此機遇提示道:“老太太,是否該開正門驅逐?”
張依依背脊挺直,端坐在那,悠然安閒地品茶,目不斜視,全然冇有被賈母屋中的繁華影響。聞言,笑了笑,直言道:“人之常情,冇甚麼好笑的。”
先下來的是些粗使仆婦,前麵又下來了六個斑斕的小丫環,再然後,一大一小,都戴著紅色帷帽的身影被眾星拱月般迎了下來。那人趕緊迎上去道:“小的泉生,見過林女人,張女人。”
如此這般不緊不慢地走了兩月,總算是在入冬前到了都城。
“好。”一道脆如珠玉的女童聲響起。
賈老夫人道了聲佛號,才抹著眼淚道:“我那不幸的外孫女兒竟能有此大福,不枉我兒搏命誕下她。”又對賈平道:“恰是真正的神仙,纔有如許的端方。如果那些裝神弄鬼的,巴不得人日日以香火供奉,拿財帛來貢獻呢。你說,神仙現在正要往我們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