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讓人傷懷的是蕭縣令彷彿碰到了甚麼急事,竟然一天都等不了,還冇等他要離職的動靜傳遍晉江縣城,蕭縣令的馬車就軲轤轆出城了。城牆下站著很多百姓,不捨地望著蕭景鐸垂垂遠去,直到再也看不見。
天子容明哲,現在已經要稱呼為先帝了,先帝在臨終前公佈聖旨,將皇位傳於太子容琅,念新帝年幼,特封嫡長公主乾寧為攝政長公主,代為羈繫國事。待新帝成年後,再還政於帝王。
……
建安四年,被史乘獎飾為曆代太子表率的容明哲遺憾逝去,同時,這也前兆著乾寧期間的開啟。
晉江縣這四年,陳詞看到的蕭景鐸老是不疾不徐,胸有成竹,還從冇見過他如許不給彆人包涵麵。即便蕭景鐸和家中乾係不睦,以蕭景鐸的操行,也不至於對下人擺神采。
賢人的硃批很快就發了返來, 官員們拿到敕旨, 詫異地發明聖旨上並不是天子的筆跡,反而像是乾寧公主的。
“剛好我們要申報上縣了,等上縣的旨意批覆下來,我們恰好回京!這的確,太好了!”秋菊喜不自勝。
從太極門到太極殿的宮道極長,台階重堆疊嶂,幾近看不到絕頂。年幼的容琅方纔逝父,還冇反應過來被一群人催著換上沉重的帝王冕服,強行推到太極門前,在朔朔北風中接管百官朝拜。
就連陳詞也和順地笑道:“雙喜臨門,恭喜蕭明府。”
“啊?竟然如許倉猝?”秋菊不解,“那上縣如何辦,不申請了嗎?”
容珂就在滿朝的群情中,正式接過了朝政大權。自此,全天下都會曉得,奏摺上的紅批並不是公主轉述聖上的口諭,那實實在在,就是她的主張。
陳詞獵奇地打量著來驅逐的下人,本來,這就是都城裡侯府的氣度,蕭明府公然出身不凡啊……
陳詞來送針線時恰好聽到秋菊的話,她也笑道:“在任期間將中縣升為上縣,這但是了不得的功勞,蕭明府的資格上又能重重記上一筆了。這但是大喪事,在此我先提早恭喜蕭明府了。”
其彆人聽到的確不成置信:“縣令,官員調任總有一兩個月的交代期,一時半會新縣令不會來,你何必走的如許焦急?好歹將上縣這等大功拿到手啊!”
“吾皇萬歲,乾寧公主千秋。”
當時統統人都感覺,這隻是天子一時腦熱,被公主煩的受不了了才無法同意。朝政大權,遲早要收迴天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