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後翼,則因為是絕壁的原因,冇有派兵駐防。
這是在誓師出征之前,為了製止劉浪像長城之戰一樣,一怒之下就單槍匹馬帶著兩個特種兵追著第六師團玩兒命,由紀雁雪建議,張儒浩附議,遲大奎署名同意,由獨立團統統中校級軍官召開的團部集會所決定的,就連劉浪也顛覆不了的條例。
因而,隻花了一秒鐘,劉團座就決定,親身出馬。
這處陣地本來是十七師一個步虎帳發掘和靠沙包堆砌的陣地,擺佈兩翼加上正麵陣地寬達800米,加上高低各兩道戰壕,能夠進入的兵力可達兩個步兵連400以上的兵力,日軍這一個步兵小隊進駐此中,兵力薄弱的不幸。
做為一團主官,本來劉浪是絕無能夠呈現在一線戰役陣地上的,更何況是這類特種作戰。這是已經寫入了獨立團戰役條例裡的,統統獨立團初級批示官,非需求時候,不得在一線親身作戰。
日軍就算再傻,也不會說就將輜重拱手相讓,必然會在己方局勢已去之際將輜重炸燬。能夠支撐一個炮兵聯隊一場戰役級的炮彈儲備一旦爆炸,彆說甚麼緝獲了,由此帶來的官兵和井陘縣城布衣的死傷,就能讓劉浪腦袋疼得都快炸開了。
估計也是製止這貨在彆的女子麵前也來個不羞臊的換禮服吧!誰曉得呢?歸正不給某浪這個機遇就是了。
做為特種兵曾經的總教官,這一次必須得劉浪出馬了。隻要雄師隊想悄無聲氣地通過乏驢嶺到達雪花山一帶。
不過,這條條例也不是死端方。不讓初級批示官上一線減小傷害那是為了團體的需求,並不是說兵士能死,初級批示官就不能死,倘使是戰至最傷害的時候,彆說批示官了,就是擔架兵炊事兵都得拿著槍上疆場。
但這一戰,必須打。並且必須今晚打。
僅軍情告急四個字,就讓還冇來得及趕過來的團副張儒浩說不出反對的話來。
不然,讓一個步兵小隊五十人窩一塊兒,劉團座就算是長了三頭六臂外加踩著無敵風火輪,也不能像砍西瓜一樣把人家五十號人馬剁得東倒西歪跪地喊麻麻。
固然已經毀滅了步兵第40旅團,打斷了第20師團一條腿,但仍然不敷。進犯晉東火線的日軍西線兵團但是日軍的一個常設師團第20師團以及一個半特設師團108師團及109師團一部,總兵力達五萬多人。
但他們還是錯了,弊端就在於他們進駐的第十七師原有的駐防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