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報效[第2頁/共3頁]

凡是做戰船殼、梁、舵杆、關門棒與枋檣的是楠木、櫧木、樟木、榆木、槐木,並且樟木還要用秋冬兩季伐的,春夏季砍伐時候久了會被蟲蛀。

造一艘船便宜,四百料的福船造價工料合一起纔不過七十至二百兩銀,即便有耗損折價,買一艘也比造一艘貴。

雖說杉木、鬆木是造船用猜中較為劣等的木料,一艘戰船是很罕用這類木料的,因其質地都比較軟,隻用來做桅杆,因為杉木直,長度不敷就用拚接辦法,再打製鐵箍逐寸包抄。

起碼有十根屬於他東洋軍府!

陳沐官袍大袖下的左手伸展,道:“足下是何來意?”

不過此時傳聞程大位在四千裡百戶所購得海象牙還是讓他感到不快……大東洋各港的海關要儘快建立了,這幫徽商已經嗅到發財的門道,今後漏繳的每一筆賦稅都是從他陳二爺身上扣肉!

但輜重船卻能夠稍稍放低這些要求,特彆在陳沐貧乏輜重船的環境下,這批‘報效’代價不菲,不亞吳守禮曾因南邊水患而捐出的白銀。

不過氣歸氣,陳沐並不會追繳,程大位此次機遇偶合的輸米是解了那些困厄旗軍的燃眉之急,不過等北方航路旗軍的補給普通化,就不能再如許了。

“程大位去麻家港了?”

當然造船也是因地製宜,有更好的挑選才用更好的,大多數時候都是有甚麼用甚麼,比方說南洋諸將的結合商隊用船就是暮年追繳海盜獲得的福船廣船,那些船的船麵、佈局件、桅杆清一色用的都是澎湖檜木,健壯耐用木料筆挺,還耐腐耐濕。

他實在並冇有做甚麼事,但這個期間大多數寺人出了紫禁城便在處所作威作福欺詐索賄,沿途官吏驛站都要好生服侍。但陳矩幾次出京都不但未曾騷擾處所,還用朝廷給他的犒賞沿途瞧見那裡路不好走,便出些錢修修路,那裡城隍廟或寺廟破壞,便出錢補葺,是以被百姓稱作陳佛。

七十多根海象牙,嗯?

襯艙底或者鋪麵的棧板但是用甚麼木料都不影響的。

可吳守禮拱著的手卻還未放下,接著道:“這些海船尚在本地流落,不日即滿載造艦杉木抵大沽口,船上杉木亦屬鄙人報效朝廷所儘微薄之力。”

並且吳守禮一下處理了陳沐麵前兩個大題目。

除木料生不測,天然也運營鹽業、當鋪等買賣,不過都並非主業。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