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元作為大師長,給朱鈺、車臣汗、哱拜等將官,萬歲軍兵士、金國具裝甲騎、蒙古輕軍包了個壓歲包。
因為除了那天,每天明軍在城上都有人執勤,倒不是說有人執勤就能製止人摸到城下,這誰都不能製止,大雪地甚麼都看不清,穿個白衣服在夜裡是冇法發明的。
早些時候講故事的哥薩克現在職位大幅晉升,成為新的翻譯官。
至於人,冇啥用。
而俺答汗冇多少汗青的大明金國,則一樣也是個例外。
說得好。
不過葉爾馬克並不曉得篡奪這座城的人是明軍,他在信裡把庫楚汗狠罵了一頓。
哈薩克的首級烏拉孜更是急得跳腳,他叔叔塔武凱勒汗派他率軍來馳援西伯利亞,首要目標不是幫庫楚汗兵戈,是為了盯著明軍,摸清楚明軍的實在氣力。
這傢夥是年獸啊。
來的路上凍病仨,乾脆留伊斯凱爾城養著,歸去時候董一元還送了兩件鹿皮襖子。
萬曆十一年夏季的伊斯凱爾城在一派安好平和中度過,一向到年關,董一元才讓哱拜的兒子哱承恩帶幾名騎手冒著風雪,把卡拉恰、庫楚汗請回他們的都城,包了鹿肉餃子,一塊過個年。
信上說:該死的大汗是西伯利亞母驢的屁股蛋、雪地裡操山羊的,給哥薩克養豬都不配,還敢奪他們的城池,大海和草原為證,他們徹夜就要把城池奪返來,隻給一會兒投降的時候,不然就籌辦好作戰吧,誰慫誰孫子!
現在卡拉恰熟諳哱拜,以是大夥兒一向以為明軍已經被葉爾馬克打敗,想讓他們凍死在拜年的路上。
還叫他們去過年。
火藥有限,明軍拿射擊軍的緝獲火藥做了百十掛鞭炮,拿他們的斧頭融了鑄二十幾萬枚大明壓歲通寶——這是一種特定的錢,不算大明暢通貨幣,就是城裡的明軍鑄著玩解悶。
但是……董一元看到信的時候已經萬曆十二年正月初五了呀,破五才掃地呢。
這事在庫楚汗、卡拉恰及一眾東奔西逃的西伯利亞汗國酋長看來分外魔幻。
誰慫誰孫子。
這是西伯利亞凜冽的夏季,烏拉孜的軍隊都躲在庫楚汗那貓冬,如何就俄然傳來動靜,大明把伊斯凱爾城打下來了呢?
現在景象之下,這幫射擊軍對董一元而言幾近一無是處,
北洋與金國的兵,一米六八都隻能算個最低標準。
關於射擊軍或者說火槍手,都是哥薩克與蒙前人翻譯的,對明軍來講那就是一夥羅刹國斧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