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沖虛道長俄然問道:“聽聞在兩年前,寧女俠於鄭州,以拳術擊敗六合門少門主夏莫言,當時使的是一種近似於太極拳的拳法,不知到底是何拳術?”
沖虛道長點頭笑道:“固然貧道的《太極拳》未明太極之真意,但也看得出來,嶽先生的《太極拳》固然高超,與武當的《太極拳》拳意近似,皆是似鬆非鬆,將展未展,勁斷意不竭,企圖不消力,圓轉快意,一招一式,節節貫穿,如長江大河,滾滾不斷。但是在應用力力方麵,卻並無太極之陰陽轉化,剛柔並濟之意。純是一味的至柔保護,絕無傷敵之意。與嶽先生謙沖自牧的品性甚合,與道家上善若水之意甚合,亦與恒山派的《萬花劍法》甚似。雖說也是以柔克剛,以慢打快之法,但還稱不上太極,可稱為《嶽氏太陰柔拳》。”
兩人比武半個時候,招式應用了三遍,才相互收勁立定。嶽不群問道:“沖虛道長,不知嶽某之拳與貴派《太極拳》有無相通之處。”
嶽不群應道:“必然,必然。”
嶽不群笑道:“沖虛道長武功見地遠勝嶽某,說嶽某的拳法是《太陰柔拳》,那天然是對的。嶽某多謝沖虛道長為之改名。”
嶽不群道:“久有此願,還請沖虛道長部下包涵。”
沖虛道長搖點頭道:“寧女俠豪放大氣直有男兒之風,江湖上多年未曾見到寧女俠如許的奇女子,貧道賞識還來不及呢,怎會見怪。”
武學當中,要新創一起拳法劍法,當真多麼不易。若非武功絕高,又有過人的才乾學問,決難彆開門路,另創新招。像華山派這等開山立派數百年的王謝大派,武功中的一招一式無不顛末千錘百鍊,要將此中一招略加變易,也已極難,何況另創一起拳法?固然聽名字是仿照武當派的《太極拳》而創,也是極其可貴了。
沖虛道長又推讓幾句,方纔收下,畢竟是武林中的超等大派,五百年的人蔘固然還算貴重,卻算不上過分難求之物。五人又談了幾句,嶽不群肯求在壽筳上聘請各派插手華山派掌門交代大典一事,沖虛道長也代其師同意了。嶽不群和甯中則正欲告彆,好讓他們歡迎其他來賓。
嶽不群說道:“嶽某師妹過溢了,嶽某翻閱了華山派曆代前輩對《武當太極拳》的描述和研討,以及先父對《嶽氏太極拳》的一些設法,磕磕碰碰近十年,才偶爾創出一門近似太極的《太極拳》來。”
沖虛道長先一步上前一式“單鞭手”,嶽不群還之“雲手”,沖虛道長又一式“手揮琵琶”,嶽不群一式“攬雀尾”,沖虛道長再一式“雙峰貫耳”,嶽不群一式“白鶴亮翅”,兩人你來我往慢悠悠輕飄飄的打著《太極拳》,並無半點炊火氣,實則非常凶惡。《太極拳》雖說是以柔克剛,此中更有非常剛猛之勁,如“雙峰貫耳”“搬攔捶”“撇身捶”“肘底捶”等等招式,無不有開碑裂石之勁。二者的《太極拳》招式稱呼有不異,但是詳細招式並分歧,並且使力運勁之法更不不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