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不群說道:“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這羽士一見就知並非五德教教徒,是本來就在觀中的羽士。小雲年幼,又是初來,一起來的教徒又過於誠懇,壓不住這些老的羽士,天然還是之前的老模樣。宦海上肮臟事太多,這隻是滄海一粟罷了,你若投身宦海,恐怕要被活生機死。”
要救那數百信徒,還不如先找門徒白小雲。白小雲深得弘治帝歡心,在弘治帝大加貶斥其他道人的同時,卻對白小雲另眼相看,特將罰冇的一座都城道觀,賜與白小雲為觀主,留白小雲在京不時說話。門徒有出息,嶽不群倒也不忌,就如重陽真人因弟子而被封為帝君,莫非重陽真人還妒忌弟子受天子寵嬖不成。
馬車車簾當即捲起,暴露一張十二三歲的少年羽士麵龐,少年唇紅齒白,著淡紫色金邊龍紋道衣,係五色帶,頭戴白玉道冠,非常華貴都雅。少年恰是白小雲。白小雲昂首一看,也是一聲驚呼,忙叫泊車,跳下了馬車,來到嶽不群身前三尺處,細心打量著。好一會兒才大呼道:“弟子拜……”說著就欲下膜拜見,不料感到陣陣劈麵而來的壓力,讓白小雲說不出話,也跪不了地。
闊彆道觀,甯中則還憤恚不止,說道:“師兄,你這是收得甚麼門徒?不給進道觀就罷了,師父來見還要給錢,真是笑掉大牙,滑天下之大及。”
嶽不群與甯中則一說,甯中則憐憫心大起,當下要與嶽不群一起去。本來就是新婚燕爾,中間又因中毒而折騰了大半年,嶽不群天然不肯與甯中則輕離。而琴奴生下三子要管,又自發對不住甯中則,不肯插入打攪兩人的天下。嶽不群隻得叮囑琴奴教子之餘,勤練內功,對自已的身子大有好處,這才與甯中則拜彆。
直到夜幕來臨,觀門半掩,知客羽士回觀,人流漸無,方纔遠遠的走來一隊五十人的羽士。羽士皆是深紅黑邊金絲道衣打扮,腰繫五色玉帶,頭戴金銀銅三種束髮道冠,手持扶塵,一臉平和,仙風道骨,簇擁著一輛紅色馬車。離嶽不群兩人另有十數丈時,就有一人輕咦了一聲,不久,又是數聲驚呼。
兩人坐在道觀一側的院牆下閉目養神,來交常常的人極多,紛繁指指導點。嶽不群皮厚無妨,但甯中則麵嫩,即便有一張人皮麵具,還是不由麵紅耳赤起來。嶽不群聽到甯中則短促的呼吸聲,出口指導她如何平心靜氣的呼吸,如何調劑心火。好一會兒,甯中則才歸於安靜,在鬨市當中入起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