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是,黃鐘公這音癡畢竟還是被騙了。
黃鐘公本就對這類別緻的樂律非常愛好,當年在少林寺,互助方證和尚練功時,便對這類後代的樂律有所尋求了。
實在施戴子遠比師兄弟們要成熟,內心也明白得很,隻是不肯多說。
隻是這批人行動剽悍,身材結實,看來似是一幫鹽梟。
傍晚時分來到海邊的大灣村,而劈麵兩百丈以外,就是大榭島了。
“不過我們廣寧氣宗的師兄弟們,於一月多前大鬨魔教的安徽青風堂,將青風堂殺了個血流成河,指不定魔教有多恨我們呢。莫非這群鹽梟是衝我來的,或是遭到魔教的指令,或是想要拍魔教的馬屁不成。”
當代的謝幼娘直到此時也未出嫁,隻一心在海邊苦練武功和琴技。並且每過三月都會至梅莊小住數日,與黃鐘公交換琴技和武功。
不想此生的向問天倒是尋到了嶽不群在西域時,所創的那些後代樂律,以數量來引誘黃鐘公。
可暗中卻把自已的感情,全都似明似暗的借書向嶽不群透露。幾近是每月一封,也不管嶽不群有冇有複書,讓嶽不群又氣又惱。
嶽不群當初也冇想到那黃鐘公便是謝幼孃的秦徒弟,在十二年前,師生倆人再度相認了。這還是在都城為官時,從謝幼娘信中得知的。
謝幼娘得知後,以嶽不群當年所寫的小說為根據,會商起小說中的感情之事。
來到寧波,才知大榭島是東海之濱的一個遠洋小島。因島上草木富強蔥蘢,遠觀如水榭,以是謂之大榭。
施戴子悄悄作好籌辦,以防不測。
嶽不群並不曉得,在四月前,施戴子接到嶽不群的叮嚀,送一物至寧波外海,大榭島上的塗泥山去。
而梅莊四友畢竟是屬於江湖魔教中人,並且年事也不小了。
施戴子自幼隨父親遊走四方,見聞實在不算少。
施戴子大奇,不過因身負重擔之故,可不能因多管閒事而有所遲誤,當下放開腳步趕路。
嶽不群恐怕她是以碰到了任我行,而又強行脫手相救梅莊四友。
因而送給謝幼娘一套武功秘笈,借已參悟之名的由頭,想以此法來拖住她。
本來黃鐘公早在謝幼娘處習得很多的名曲,那《廣陵散》也在此中,本來他是對名曲的渴求大減。
遠瞭望去,島上草木富強蔥蘢,果然如水榭普通。
“在五霸崗上,就有海沙幫很多要員的身影。記得海沙幫幫主潘吼,也曾去了衡山恭賀劉師叔金盆洗手,卻不討正教人士所喜。又因與正教的血仇未幾,纔沒有人找他計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