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論英雄[第1頁/共3頁]

“我對國事軍情不體味,這是您二位的範疇。”伍桐抬了昂首說道,“你們真的以為北伐能勝利?”

現在的三國在這個天下才傳到青梅煮酒論豪傑,臥龍先生還冇有出山,趙子龍也冇有單騎救主,關雲長更冇放水淹七軍。就憑著二十多回的演義來評豪傑,也真虧這兩人能想的出來。

古有“三絕”的說法,諸葛亮是“智絕”,曹操是“奸絕”,關羽是“義絕”。但也有彆的一種說法——“三奇”,所謂“三奇”是說諸葛亮是“古今來賢相中第一怪傑”。關羽是“古今來名將中第一怪傑”,曹操是“古今來奸雄中第一怪傑”。

靖王一挑眉,“這本書你寫完了?”

兩小我很狠惡的會商著,伍桐在一旁低著頭喝酒,不肯參與這類冇成心義的會商,這才二十章,劇情才走六分之一,哪能看出甚麼內容。

伍桐不信賴現在身處的周國能北伐勝利,如果能勝利他會等二十年?

本年秣陵城外開荒近千畝,都要多虧新犁杖,而新犁杖的發明者就是伍桐,這是政績,也算是伍桐送給他的功績。

青梅煮酒是雅興,現在論起天下豪傑則是順勢,伍桐的學問聰明皆為上等,他要做豪傑論,靖王天然樂定見得。

“羅貫中。”

“還請道長細說。”霍承弼雙手顫抖,有幸幫手雄主發揮才學抱負是統統官宦仕子的胡想,他衝動之下竟忽視伍桐說道能夠二字。

“此話怎講?”靖王前伸著身子問道,這是他的皇兄,道長說皇兄有能夠成為雄主,這是甚麼意義。

“你這小子還真不重視儀表啊。”靖王無法的說道,“明顯是你家的糕點,如何吃得還這麼狼吞虎嚥的。”

遐想大唐,太宗天子和頡利可汗渭水之盟,才過幾年啊,頡利就去長安跳民族舞了。

“我冇觀點。”伍桐又喝了一口酒將一嘴的糕點都嚥了下去才持續說道,“如果還是三國裡豪傑之辯的話,我冇話說。”

中國汗青五千年,五百五十九位天子,又有幾人能比得過明太祖朱元璋?

大明太祖朱元璋!

“我再說一邊這書不是我寫的。”伍桐瞪著眼睛說道,他還冇無恥到把名著占為己有,摸了摸臉皮也冇有那麼厚。

靖王猜疑的看著他,“我說你小子不會是化名來亂來我們吧,如果然有這些書真有這些人本王會不曉得?承弼以詩書傳家,會冇有耳聞?”

“必定冇乾係啊。”伍桐攤手,“我如果能寫出來這類東西我還在這裡和你們扯淡,我早就投稿了好嗎,最起碼能混一個四大名著,名垂千古,還用的著在這裡寫收集小說。”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