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一個帶領德**隊獲得天下大戰勝利的元帥!”施萊徹爾在一旁說,“波蘭戰役的成果申明,我們的軍隊非常強大,天下大戰必勝無疑了!”
如許的貿易情勢當然有其長處,德國的外貿在2、30年代得以保持和擴大,易貨貿易功不成冇。
……
“那我們就更應當采取烏克蘭的農夫了,”赫斯曼說,“西烏克蘭屬於黑土帶,並且非常空曠,有充足的地盤能夠開墾。”
而在更加東麵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地盤上,則是一種大戰將來前的安靜。這安靜之下則是兩國抓緊調兵遣將,一場範圍不亞於德波戰役的存亡大戰,即將展開。
“魁首,”赫斯曼笑道,“如果德國隻是一個強盜,那麼冇有誰會信賴馬克。可如果我們能將德國打扮成一個公理的歐洲魁首,那麼我們就能發行一種能夠和美圓、英鎊媲美的歐洲馬克。”
走出火車站大樓時,赫斯曼俄然在車站廣場上瞥見了幾門88毫米高射炮,炮口都高高指向天空,穿戴防空兵禮服的兵士正一遍遍練習著裝填炮彈和對準。
人丁一樣是首要的資本,目前德國隻要約9000萬人,如果能操縱好新插手的烏克蘭人,立陶宛人和部分波蘭人,人丁數量就有能夠達到1.1億。
“西普魯士、波森和西裡西亞的地盤當然應當收回,那邊是德國的地盤。”赫斯曼點點頭。
在柏林火車站,赫斯曼和前來驅逐他的國防部長施萊徹爾酬酢了幾句,就問起了水兵對“奇襲斯卡帕灣”的觀點。
在本來的汗青上,德國的占據區不小,此中也有很多產業化國度,比如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但是卻冇有體例把那些國度的產業潛力真正動員出來。
“可那需求投資!”希特勒提示赫斯曼說,“我曉得西烏克蘭有甚麼,我是奧天時人(西烏克蘭曾屬於奧匈帝國),但我也曉得那邊有多掉隊。”
“我看能夠啊,”赫斯曼一邊往火車站外走去,一邊對施萊徹爾說,“隻要不動用那三條‘德意誌’級就行了。它們太慢,隻能用來援助登岸,打不了破交兵的。”
德國的糧食在戰前就不能自給,每年約莫需求入口150萬到200萬噸的穀物。
“我不曉得,那天早晨我在措森的彆墅過夜的。不過厥後為了捕獲從植物園逃脫的植物,到是費了一番力量。”施萊徹爾搖點頭,抬手指著一輛奔馳770k大轎車,表示赫斯曼和他一起上車。這輛大轎車前麵還跟著兩輛敞篷的甲殼蟲汽車,刷著代表軍方的野地灰色的油漆,施萊徹爾的副官和保鑣就站在他們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