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幺羽士把黃夢梁領進他本身的房間,安設他歇息後,就去處他徒弟散人道長覆命。他得把此次下山給齊老闆做道場收的齋醮貨幣上繳,還要向徒弟彙報昨夜產生的事。
黃夢梁忍不住數了數,都是七枚,感覺好偶合——忽聞聲腦後有腳步聲,一轉頭,來了位超脫清臒五十來歲的道長,他的身後跟著那位一幺羽士。
一幺羽士端來兩杯香茶,黃夢梁與散人道長麵幾而坐,飲茶敘話。
黃夢梁瞧了半天,想起來了,這老頭不就是太上老君嘛。昨晚那女屍腳丫子顫抖時,一幺羽士赤急白臉,口中一陣唸的咒語“太上老君敕敕如律令”,就是搬的他白叟家喲。還真瞧不出,這老頭的本領這麼大。
那天師手中的寶劍灑是木雕,並無出奇之處。但黃夢梁不經意瞥見那寶劍劍柄上,也鑲著幾顆紅寶石——現在,黃夢梁已經曉得那不是石頭了——曲折擺列成一條狀,跟本身的短劍劍柄一模一樣。
散人道長的“草屋”卻非常精美清雅,一張榻,一張幾,榻上放幾本古籍,幾上置一架古箏。左麵牆上掛一幅草書,寫的是“虛有為本,因循為用”八個大字。右麵牆上懸一支洞簫,洞簫上刻著幾個篆字;吊一把鬆紋長劍,鬆紋長劍劍柄一綹紅纓下垂。下垂的紅纓吸引了黃夢梁的目光,倒是那劍柄上也有七顆寶石,就是那寶石質地彷彿不如何樣。
聊著詩詞曲律,散人道長來了興趣,不由彈撥起幾上那張古箏。彈撥的是一曲《高山流水》,黃夢梁也會,就不知好歹,乾脆從牆上取下洞簫,與散人道長合奏起來。開初,二人合奏還不太合拍,過會,竟然共同處天衣無縫。
這令散人道長衝動不已,冇想到本日深山道觀來的這位年青人竟是知音,大有想見恨晚之慨。一曲奏罷,散人道長再稱黃夢梁已由居士改成黃兄了。
他搔著腦瓜好想了一陣,才得出結論,敢情這玉皇大帝還是太上老君的部屬。之前,本身一向覺得,玉皇大帝是天上最大的神仙。冇曾想,是本身錯了——嗬嗬,黃夢梁恍然大悟本身找到了“本相”,不由另有點自鳴對勁樣兒。
一幺羽士領著黃夢梁來到三清道觀,老遠就瞧見他的幾位師兄出迎。幾位師兄見小師弟帶來一名陌生人,也不驚奇,他們道觀固然地處深山,但不時總有人進山朝拜,燒香許願。來者是客,更是衣食父母,燒香許願的那有不捐香火錢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