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是鎮上鹽鋪的老闆,他能證明黃夢梁的確是那贈錢之人,因為那天是他用五塊大洋收買了一挑食鹽。本來至此,萬事大吉,哪知事情俄然峯迴路轉,徒又生變――
族長是位老學究,滿腦袋瓜子的封建思惟,如果族裡的漢後代人私通淫亂,讓他來評判,一旦坐實罪名,無一例外,是程姓男人趕削髮門,女人或者外姓男人皆浸豬籠,扔長江淹死――真是可愛的男尊女卑!。
接下來,那鹽商老闆多嘴多舌又說出一件事來。他說,這少年固然贈錢給了程竹娟,可他思疑這少年是個賊,還能夠是個殺人犯……
他隨便拿了一塊金錠,順手將那簪子取了出來,對程竹娟說:“竹娟,我這有砣金子,我們到鎮上去把它換成錢,買些油鹽,買幾件衣服――喏,這支簪子給你。”
拿上那半尺一封沉甸甸的大洋,黃夢梁與程竹娟興高采烈在地坑鎮,縱情購了很多餬口用品,白米魚肉,油鹽醬醋,另有新衣布褂,裝了滿滿一背兜,竟然一塊大洋也冇用完。二人還去了鎮上的酒樓,按他們想像中最好吃的飯菜,點了一大桌,平生開了一次洋葷。
黃夢梁與程竹娟幼年無知,不曉得背先人嚼舌根的短長,加上剛纔金元寶賣了一大筆錢,置家治業的心性正旺,更不會去想那麼多。應了那句老話:樂極生悲。黃夢梁與程竹娟冇曾想嚼舌根的短長,但卻恰是那嚼舌根給他們帶來一個無妄之災。
遠近地步裡做農活的村夫農婦,瞧見黃夢梁與程竹娟招搖走來,紛繁扶鋤撐鈀,投來獵奇戀慕的目光。都是四周的農夫,熟諳程竹娟,曉得她現在一個貧困的孤女,本日卻穿一身嶄新,與位少年男人同業,當然免不了猜忌嘀咕。
黃夢梁要賣五塊大洋,伸出一隻手掌來報價,實在是瞎貓撞上死老鼠,歪打正著。一錠上品金元寶剛好就值五十塊大洋,那當鋪老闆覺得黃夢梁要的價就是這個數。他雖有些絕望冇碰上挨宰的白癡,冇撿到便宜,但六合知己,五十塊大洋收買如許的金元寶也起碼一層的賺頭。
曉得元寶貨真非假,老闆立即竄改了態度,當真地問:“這位少爺,敢問你這金元寶是長當還是短當,想當多少?”
他倆回家路上,一起說談笑笑,籌議著如何用這一大筆錢翻蓋房屋,再置幾畝地步,買一頭耕牛,養數口肥豬,神馳那幸運誇姣的餬口……這會,二人已經換上纔買的新衣新鞋,一雙少男少女密切走在路上,頗似新婚燕爾的小伉儷。